一、大豆市场: 2009年第6周(2.16-2.22),本周前几天,东北集贤友谊地区大豆价格一直稳定在3380-3400元/吨,在周五时黑龙江地区出现了40元/吨的下跌,跌至3340-3360元/吨。吉林和内蒙古地区分别稳定在3480和3340元/吨。 进口大豆方面,目前国内各港口大豆分销价格在3400-3450元/吨左右,与上周相比除山东地区下跌了70元/吨外,其余地区均下跌了100-150元/吨。截至目前国内主要港口库存约在378万吨上下。 受油、粕价格下跌影响,黑龙江大豆加工收益进一步下降,油厂收购积极性受挫。油厂担心进口大豆价格重新回落,降低了开工率并控制大豆库存水平。政策性收储对质量要求较高,收购进度并不很快。农民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寄希望于后期价格的上涨,不愿将库存大豆销售殆尽。购销双方对后期价格预期的差异使市场购销活跃程度受到影响。 二、豆粕市场: 2009年第6周(2.16-2.22),本周,终端市场看空气氛浓厚,尽管周期库存水平在不断下降,但整体入市采购积极性不高,沿海各地工厂开工数量不断增加,在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豆粕现货库存压力不断体现。周内国际大豆市场上利多消息匮乏,且美国经济再度出现恶化,拖累CBOT大豆期货连续收跌。周初,国内各地区豆粕价格平均每日下跌40-100元/吨,周三由于前一日CBOT大豆期价大幅下跌,当天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下跌达70-160元/吨,之后CBOT大豆期价再次小幅收跌,周四国内豆粕市场价格再次下调20-50元/吨,周五再次下跌30-100元/吨,部分地区企稳。截至周五,豆粕市场价格与上周相比整体大幅下跌,幅度在100-390元/吨之间。具体情况如下: 周五,黑龙江地区3000-3050元/吨,京津冀地区2950-3000元/吨,辽宁地区2900-2950元/吨,江浙地区2900-2950元/吨,山东地区2880-2950元/吨,河南地区2950-3020元/吨,广西地区2950-3000元/吨,广东地区2950-3000元/吨 三、市场分析 本周豆粕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仅在周五时部分地区有所企稳。分析认为影响豆粕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元宵节之后,随着豆粕现货价格的持续下跌,市场看空气氛浓厚,尽管大部分饲料企业前期豆粕库存基本耗尽,但大多仍持观望态度,这进一步加剧了豆粕市场的疲软。 2受宏观经济指标继续恶化影响,纽约市场原油期价大幅下跌。3月份合约报收于34.93美元/桶,跌幅达7%,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进口大豆成本。 3阿根廷农业团体领导人宣布将要进行为期四天的罢工,这会进一步将大豆采购推向巴西和美国。受此影响,昨日CBOT大豆期价下跌幅度明显减小,且7月份合约有小幅的上涨。 4东北地区国储大豆收购进一步展开,但农民有一定惜售心理。 5当前各地动物疫病形势比较严重,养殖形势不乐观,生猪及蛋鸡存栏量较年前大幅下降,这是当前豆粕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 6南美地区天气的改善,对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会产生一定影响,并会对CBOT大豆期价都有一定打压作用。 四后市分析 进入2月下旬国内沿海油厂将全面恢复开工,再加上前期合同执行基本进入尾声阶段,因而豆粕现货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受到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左右,饲料养殖企业观望心态进一步增强,各地市场成交十分清淡,预计国内豆粕市场价格将继续小幅震荡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