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测,从2月7日起,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汉大部等地将有一次小到中雨(雪)天气过程。记者昨日了解到,安徽、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已做好人工增雨的准备,“一旦天气合适,立即进行人工增雨”。 洛阳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人工增雨一般能够增加20%左右的雨量,最多能够增加30%。 安徽淮北:一直在等时机 昨日13时10分许,执行安徽省今年首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空军某部运-7飞机已飞抵蚌埠机场待命。目前,用于增雨的飞机、炮弹、火箭已统统准备就绪,只待天气条件具备,安徽省就向老天要水。 淮北市气象台台长张屏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安徽省淮北地区已连续9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累计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近80%,为1961年以来三个最严重干旱年份之一。为此安徽省气象局于2月1日首次发布了干旱红色预警信号。其中,淮北市的旱情又是全省最为严重的。 “从去年9月开始,淮北市每月的降雨量均偏少。到目前为止,累计降水量仅47.9毫米,为1957年有气象资料以来降水次少的年份,仅次于1998年的46毫米。”张屏说,“去年秋天小麦(资讯,行情)从播种开始就遭遇旱情。有些农民为了等待雨水,延迟播种的时间。结果等来的天气条件反而更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小麦荒的荒,死的死。” 2月3日下午,淮北市气象台进行了名为“闪电”的人工增雨演练。张屏透露,实际上旱情发生以来,淮北市一直在准备人工增雨,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比如去年12月28日前后和今年1月6日前后,都曾预报有降雨过程,但最后降水量仅分别为1.8毫米和0.4毫米,都不适合人工增雨。” “预计2月8日前后,淮北将有一次降水过程,到时候有可能会正式实施人工增雨。”张屏强调说,人工增雨关键还是要看当天的天气条件,“人工增雨对云层的厚度、高度以及含水量有一定的要求。” 张屏表示,这几天淮北市的云层薄而低,高度仅在1500米左右。“要等到云顶高度在2000-3000米以上、水汽含量较为丰富时,才比较适宜实施人工增雨。” 河南洛阳:紧急申请增雨飞机 早在2月1日、2日,河南、山西等地已相继抓住时机,开展了人工增雨:2月2日,山西省开展人工增雨,最大降水达到5.9毫米。同样在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气象部门抓住一次弱冷空气过境的时机,组织了全市范围的人工增雨(雪),共发射火箭弹120余枚,炮弹200余发。 洛阳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由于天气条件限制,人工增雨的降水量并不是很大,但起到了避免林区发生火灾的作用,对于农作物来说也无异于一场“救命雨”。 “自2008年11月16日到2009年1月31日,洛阳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0.6毫米,为1951年建站以来同期最小值。加上气温持续偏高,大风天气多,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下。另外,小麦等农作物旱情也十分严重。因此尽管天气条件不是很有利,我们还是进行了人工增雨。”该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洛阳市气象部门计划在7日或8日,根据天气情况择机再进行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为此河南省政府日前已紧急申请飞机增雨,预计增雨飞机不日即可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