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国产大豆的销路难度仍然不小 早在8月份新豆上市的时候,哈尔滨市道外区种豆大户王德福就听说了有跨国粮商要来收购大豆的消息。 黑龙江省道外区哈尔滨巨源镇农民王德福:“咱也不懂,听说收老百姓挺高兴,卖有希望。” 可是让王德福失望的是,传说中的大资金迟迟没有到来,直到现在他家的粮食还堆在库里一粒也没卖出去。 王德福:“这100多袋。” 记者:“能有个几千斤?” 王德福:“一万斤。” 最近,王德福每天都在为卖豆子发愁,2008年,国家出台了最低保护价收粮的政策,可是因为卖粮的农民很多,他们排了七天七夜的队,结果粮库定额收满了,他的豆子还是没卖掉。 王德福:“1.84元,今年来说共产党,还挺好,挺照顾老百姓,但是他一筛,得筛一毛多钱,合也一块七毛多,你再雇车就一块六毛多钱,一亩地200斤,顶多200左右斤,你说卖300的块钱,种地投入得400多块钱,得赔100来块钱。” 尽管还是不挣钱,但这已经是王德福所能卖出的最高价,这些天,只要一听说哪个地方的粮库开始收粮,王德福就拉上粮食去排队。 “昨天半夜来的,都是早上半夜来的。” “这排了有多长的队得有?” “得有二里地。” “我估计得有几十辆车?” “三百辆。” “三百辆车,今天还能卖得了吗?这会5点了?” “卖不了,等着晚上。” 王德福:“明天收不收不一定。” 让王德福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第二天,粮库停止了收粮,他的豆子还是没有卖掉。 黑龙江省永源粮库仓储主任郑善贵:“定的量就是中央下达的指标,给我们的指定计划。” 记者:“大豆的指标是多少?” 郑善贵:“大豆是一万吨。” 记者:“收满了?” 郑善贵:“收满了,大豆收完了。” 记者在采访时得知,每年两节之前都是大豆销售旺季,产区大豆一般要在此前销售掉60%以上,而黑龙江省全省到现在销售量还不足2%。 韩文英:“抢着都卖不出去,就这几天。” 王德福:“你像我们一百户,能卖出去10多户来20户。” 记者:“这能放多久,也不能一直放着?” 王德福:“不放着也没招,现在老百姓是一丁点招都没有了,就堆着,现在硬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