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牛病防治 查看内容

犊牛消化不良的病因及防治

2007-7-1 18:34| 发布者: nety| 查看: 819| 评论: 0

    犊牛消化不良症是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是哺乳期犊牛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其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腹泻。该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要及时治愈,必须弄清引发该病的原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方能奏效。
 
  一、病因

  1、母畜与幼畜饲养管理不当:发病多在吸吮母乳不久,或过1~2d发病。犊牛吃不到初乳或量不足,使体内形成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来源贫乏,导致犊牛抗病力低。如乳头或喂乳器不沽,人工给乳不足,乳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由哺乳向喂料过渡不好等,均可引起该病发生。

  2、妊娠母畜的不全价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可使母畜的营养代谢紊乱,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犊牛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抵抗力低下。如母乳中缺乏VA时,可引起犊牛消化道粘膜上皮角化;VB不足时,可使胃肠蠕动机能障碍;VC缺乏时,可减弱幼畜胃的分泌机能。

  3、犊牛周围环境不良:如温度过低、圈舍潮湿、缺乏阳光、闷热拥挤、通风不良等。

  二、临床症状

  该病以腹泻为特征,初期犊牛精神尚好,以后随病情加重出现相应症状。腹泻粪便呈粥状、水样、呈黄色或暗绿色,肠音高朗,有臌气及腹痛症状。脱水时,心跳加快,皮无弹性,眼球下陷,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当肠内容物发酵腐败,毒素吸收出现自体中毒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兴奋、痉挛,严重时嗜睡、昏迷。
  
  三、预防

  加强母畜妊娠期饲养管理,尤其妊娠后期应给予充足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应量;改善卫生条件及饲养护理措施;犊牛出生后要尽早吃到初乳,圈舍既要防寒保暖,又要通风透光。定期清洗消毒,更换垫草等。

  四、治疗

  1、施行饥饿疗法:禁乳8~10h,此间可口服补液盐,即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按50~100ml/kg标准补给。

  2、排除胃肠内容物:用缓泻剂或温水灌肠排除胃肠内容物,促进消化,可补充胃蛋白酶和适量VB、VC。

  3、服用抗菌药物:为防止肠道感染可服用卡那霉素0.005~0.01g/kg体重。为防止肠内腐败、发酵,也可适当用克辽林、鱼石脂、高锰酸钾等防腐制酵药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18: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