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水产 水产科技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鱼粉质量检测方法

2007-7-1 18:34| 发布者: nety| 查看: 907| 评论: 0

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目前市场上鱼粉的质量参差不齐,掺假现象时有发生,且掺入的大都是廉价而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的物,严重影响了饲料的品质,因此,必须对鱼粉的质量进行检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感观检测1.眼观看颜色:优质的鱼粉应有新鲜的外观,色泽随鱼种而异,墨斗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呈红褐色,加热过渡或含脂高者,颜色变深。  
  看形状:为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处理良好的鱼粉均可见肉丝。  
  2.鼻嗅新鲜鱼粉应有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鱼油味,混入鱼溶浆的腥味较重,但不应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及过熟的焦味。  
  3.手抓取样在手上,用手指头捻,粘性越佳,鱼粉越新鲜(因为鱼肉的肌纤维富有黏着性)。  
  判断方法为:用75%的鱼粉+25%的淀粉混合,加1~1.3倍的水炼制,然后用手拉其粘弹性,既可判断粘弹性优者,其品质为佳。  
  物理检测1.容重的测定:纯鱼粉的容重一般为每升450~660克,如果鱼粉含有杂质或掺杂物,容重就会改变(或大或小)。  
  检测方法为:取鱼粉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倒入1000毫升量筒中,直到正好达到1000毫升刻度为止,用一刮铲或匙调整容积。注意放入样品适应轻放,不得震动和打击。然后把鱼粉倒出来,并称重(做三个平行样,取平均值),然后与纯鱼粉的容量对比。  
  2.立体显微镜检测纯鱼粉包括鱼肉、鱼骨、鱼鳞和鱼内脏的混合物。其镜检特征为:  
  鱼肉:颗粒较大,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似有弹性。  
  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形状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成琥珀色,表面光滑,鱼刺细长而尖,似脊椎状,仔细观察可看到鱼刺碎块中有一大端头或小端头的鱼刺特征;鱼头骨呈片状,半透明,正面有纹理,鱼头骨坚硬无弹性。  
  鱼鳞:平坦或卷曲的藻形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  
  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光泽暗淡,较硬。  
  化学检测1.检测粗蛋白:粗蛋白质是鱼粉中含有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质两部分,后者主要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国产鱼粉粗蛋白质一般45~55%,进口鱼粉粗蛋白质一般60~67%。测定方法用凯式定氮烧瓶法,具体步骤略。  
  2.检测真蛋白:粗蛋白质反映鱼粉中所有含氮物质的含量,而不能反映其中真蛋白质部分,因此,有必要进行真蛋白的测定。蛋白质在一定碱性条件下能与重金属盐类发生盐析作用而析出沉淀,此沉淀物不溶于热水,而非蛋白氮则易溶于水。用热水洗沉淀,将水溶性含氮物洗去。剩下的沉淀物再用凯式定氮法测定,得出真蛋白的含量。利用真蛋白质与粗蛋白含量之比,可判断鱼粉中是否掺入水溶性非蛋白含氮物质。测定方法:  
  试样的前处理:取样1~2克于200毫升烧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煮沸,加入1%硫酸铜液20毫升,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一分钟,放置1小时以上或静置过夜,沉淀物以中速定性滤纸过滤,用70℃以上的热水反复洗残渣,直至滤液无SO 2  
  等(取5%氯化钡试液5滴滴于表面皿中,加2摩尔/升盐酸1滴,滴入滤液,在黑色背景处观察应无白色沉淀)。将滤纸与残渣包好,放入烘箱,在65~75℃条件下,干燥2小时,将烘干的试样连同滤纸一起放入烧瓶中消化。  
  随后测出真蛋白含量(步骤同测粗蛋白)。真蛋白含量与粗蛋白含量之比既为鱼粉的真蛋白的比率。粗蛋白质应符合产品规定,真蛋白比率应符合下列数值:进口鱼粉不得小于80%,国产鱼粉不得小于75%,当测得鱼粉真蛋白比率小于上述值时,则该鱼粉中掺有水溶性非蛋白氮物质。  
  3.测定胃蛋白酶消化率(体外消化率):胃蛋白酶消化率的大小,可表示动物蛋白饲料原料的质量优劣。它是指被胃蛋白酶消化的蛋白质与粗蛋白之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率表示。合格的鱼粉,其蛋白酶消化率不应小于85%。  
  方法步骤:准确称取1克左右脱水脱脂鱼粉,放入3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经过预热(42~45℃)的0.2%胃蛋白酶液150毫升,盖好密封,在45℃下边搅拌边消化16小时(可用恒温振荡器)。消化后用滤纸过滤,然后用温水洗净滤纸上未消化物,将未消化物连同滤纸转入凯式烧瓶中进行消化,随后步骤同测粗蛋白,测出未消化粗蛋白量,同时测定鱼粉的粗蛋白质。  
  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鱼粉粗蛋白-未消化粗蛋白的量)/粗蛋白×100%  
  4.测定氨基酸:通过测定鱼粉的氨基酸,可知鱼粉内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及相应比例,从而得知鱼粉蛋白质平衡情况,必须氨基酸含量越高且互相平衡,则为合格的优质鱼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2

已阅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06: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