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麻鸭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50日龄至180日龄为产蛋初期,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应逐渐增加,饲料投放量相应增加;180日龄至210日龄为产蛋前期,饲料中能量、蛋白质水平和矿物质水平应迅速增加,饲料投放量相应迅速增加;210日龄至330日龄为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保持高水平,饲料投放量也应保持所需喂量的最高水平;330日龄至470日龄为产蛋后期,饲料中蛋白质和矿物质水平不变,能量逐渐减少,饲料投放量也逐渐减少。 产蛋初期 产蛋初期饲料营养水平和饲料投放量应遵照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的原则。一般淮南麻鸭群5月龄左右开始产蛋,秋孵冬养的淮南麻鸭群在日粮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有时还有所提前。产蛋后,根据公母鸭的生长情况(一般称量体重),按每只鸭每周10克的幅度增加供料,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水平一般提升0.5个百分点,以诱导鸭群尽快达到5%~10%的产蛋率。在生产实践中,有的养殖户为了追求快速收益,往往迅速增加饲料投放量,造成初产期和产蛋高峰期的提前到来。初产期提前和产蛋高峰期的提前到来并非完全是好事,它往往导致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淮南麻鸭体形不大,开产过早,初产蛋过大,母鸭易脱肛;二是淮南麻鸭体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公鸭未达到性成熟、其精液品质差,受精蛋孵化率低;三是开产过早的母鸭群易早衰,产蛋高峰的持续期比正常短10—20天。因此,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及增加饲料投放量十分重要,适度控制产蛋初期的饲料供给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产蛋前期 淮南麻鸭6月龄后,进入产蛋前期。其特点是产蛋率迅速上升。因此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也需相应增加,一般较产蛋初期上升0.5个百分点,饲料投放量一般按每只鸭每周增加25—40克幅度增加,以尽快诱导鸭群达到产蛋高蜂期。在产蛋高峰期到来之前2周,使饲料喂量达到最大值,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也达到最大值,直到产蛋高峰期。 产蛋高峰期 淮南麻鸭产蛋高峰期每只鸭日均耗料210—230克,在整个产蛋高峰期一般不要减少饲料喂量,始终保持最大喂料量。饲料能量水平一般也比常规饲养的青年鸭群高8%—10%,日粮能量含量上升约1个百分点,蛋白质水平上升2—3个百分点,达到20%以上;钙水平和钙磷比、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水平也较常规饲养时高10%—15%。但在实践中要注意,在产蛋高峰期,饲料投放量并不是最大量,往往产蛋前期的最大投料量比产蛋高峰期所需最大投料量高10%左右。这10%的饲料是多投放的饲料,应在产蛋率稳定2周后逐渐减去,一般在230—240日龄左右。此时蛋重在650克左右,每只鸭耗料日减量5—7克,通过10天时间,使淮南麻鸭喂料量稳定在产蛋高峰期所需最大投料量后,采取恒料喂养。在实践中,若产量产蛋高峰期内,将日粮中用部分动物蛋白质饲料代替植物蛋白的饲料,产蛋高峰期可延长10—15日。淮南麻鸭产蛋高峰期饲料参考配方见表。 产蛋后期 淮南麻鸭330日龄以后,产蛋率开始以每10日1.5%—2%的速度下降。由于母鸭此时已达到体成熟,而且蛋重保持稳定,母鸭对营养的需求开始减少。此时的重点有二:一是减少能量水平,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减少饲料投放量,减少10%—12%。否则易造成母鸭体形过肥,导致后期产蛋率急剧下降。但此时蛋白质、钙磷比及必需氨基酸水平仍需维持稳定。一般情况下,采取逐步小幅减料法,每只母鸭日粮减少2—5克,用10—20天时间减少到产蛋后期日粮量。在实践中,产蛋后期每只母鸭平均日粮为产蛋高峰期日粮的85%—87%。 在淮南麻鸭进入产蛋期之前,应做好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以免疾病对产蛋造成影响。一般预防性免疫在产蛋初期之前进行或产蛋期结束后的换羽期进行,以防止应激因素对产蛋产生影响。产蛋期紧急预防治疗疾病,多采用中草药按需要量研成末拌匀在饲料中。 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