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禽病防治 水禽门诊 查看内容

鹅副粘病毒病诊治一例

2007-7-1 18:34| 发布者: nety| 查看: 1026| 评论: 1

鹅副粘病毒病是各种年龄鹅都易发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达98%,已成为养鹅业危害极大的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

  患病鹅发病初期拉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暗红色、黄色、绿色或墨绿色,患鹅精神萎顿和衰弱,眼有分泌物,眼睑周围湿润,蹲地,有的单脚时时提起,少食或拒食,体重迅速减轻,但饮水量增加,行动无力,浮在水面,随水漂流,部分患病鹅后期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饮水时更加明显。

  二、病理变化

  从食道末端至泄殖腔的整个消化道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坏死等病变,最具特色的消化道病变是在食道末端脾胃及与之相连肌胃起始端粘膜肿胀,糜烂,极易剥离,呼吸道中的特征性病变是毛管环出血,整个肺出血,肺部有针尖或粟粒大甚至黄豆大的淡黄色结节。

  三、鉴别诊断

  1、与鹅鸭瘟病毒感染鉴别。由鸭瘟病毒感染的患鹅在下眼睑、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溃疡和假膜特征性病变,而鹅副粘病毒病无此病变。

  2、与小鹅瘟鉴别。小鹅瘟仅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鹅,而鹅副粘病毒病对各种品种和月龄鹅均具有易感性,特别是15日龄以内雏鹅有100%发病率和死亡率。

  3、与鹅流感鉴别。鹅流感以全身器官出血为特征。鹅副粘病毒病脾脏肿大,有灰白色大小不一坏死灶,肠道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色的纤维素性结痂病灶的特征。

  4、与鹅巴氏杆菌病鉴别。鹅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本病多发生于青年鹅、成年鹅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磺胺类药有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而鹅副粘病毒病无此特征。患鹅肝脏有散在性或弥漫性针头大小坏死灶病变特征,而鹅副粘病毒病无此特征。

  四、防治措施

  平时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调整鹅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鹅舍及用具。鹅群一旦发生鹅副粘病毒病后立即将病鹅隔离或淘汰,死鹅烧毁或深埋。同时,将鹅群中没有病状的鹅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先免疫注射健康鹅,后免疫假定健康鹅,免疫时勤换注射针头,避免用具污染。同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症和有利于肠道病变的康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信天翁 2010-12-30 19:55
临床也这样典型的吗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8 08: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