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查看内容

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繁殖障碍是指动物在繁殖过程(包括配种、妊娠和分娩等几个环节)中,由于疾病等因素造成不能受孕,或受孕后不久胚胎或胎儿发生死亡。其中有传染性病因,也有非传染性因素所致。
    母猪的繁殖障碍,主要表现
    (1)不发情 母猪无性欲,拒绝接纳公猪的爬胯。不发情的因素较复杂,其原因大致有:①体成熟而性未成熟;②年老体衰;③生殖器官的疾患;④全身性的疾病;⑤内分泌机能失调;⑥营养、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⑦环境温度过低,光照过弱等应激因素的影响。
    (2)不孕症 泛指母猪不育,当母猪已到繁殖年龄或分娩后经2~4个发情期,配种后仍不能受孕。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表现出母猪过肥或过瘦;②生殖器官特别是卵巢的疾病;③全身性的疾病;④环境突变或应激频繁;⑤种公猪的疾患。 
    (3)流产 即妊娠中断,胎儿过早排出。其临诊表现可分为隐性流产(妊娠早期胚胎消失)、小产(排出死胎)、早产(排出未足月的活胎)、延期流产(死胎停滞,胎儿干尸化或胎儿浸溶)、习惯性流产(每次怀孕到一定时期即发生流产)、全部流产(全部胎儿都流产)、部分流产(只有部分胎儿流产)等。引起流产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3方面:①传染性流产;②寄生虫性流产;③非传染性流产(包括营养性、外伤性、症状性、自发性、中毒性流产等)。
    (4)死胎 胚胎死亡,一般认为可被吸收;胎儿死亡,则导致流产。引起胎儿死亡的原因很多,猪场中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怀孕母猪感染急性、热性或有生殖道病变的传染病;②猪舍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③饲喂霉变、腐败的饲料;④错误地服用某些药物;⑤营养或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
    母猪妊娠中断后,死胎长期遗留在子宫腔内,若无细菌侵入,死胎中的水分被吸收而干化,死胎呈棕黄色或棕褐色,干化死胎一般到怀孕期满后,随着母畜卵巢黄体的消退和再发情期的出现而排出,这种死胎又称胎儿木乃伊化。 
    母猪妊娠中断后,死胎的软组织在腐败菌作用下,发酵分解成液体,而骨骼遗留在子宫内,子宫不断排出黄褐色脓性带恶臭的液体,这种死胎称为胎儿浸溶。 
    本病预后不良,常常引起子宫炎和子宫外层与肠发生粘连,导致不孕症。
    繁殖障碍病的防治原则
    第一,对繁殖障碍的病猪,首先要运用各种手段作出准确的诊断,找出病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二,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猪布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等。猪场要做好对这些疫病的检疫和免疫接种等工作。 
    第三,非传染性的繁殖障碍,与猪群的营养水平、管理条件、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环境温度若长时间超过36℃以上,极易导致胚胎死亡而流产。所以,在炎热的夏季,控制好妊娠母猪舍的温度十分重要。 
    第四,有些繁殖障碍类疾病,是由于性激素分泌失调所致,对于这类疾病只要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第五,对于那些患有难以确诊和治疗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猪,为避免损失,应及时淘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8 22:3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