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我们饲养过程中母猪每胎产仔平均数仅有10~12头,而且仔猪成活率较低,母猪使用年限较短,能达到30头断奶仔猪出生率的的仅仅是那些管理比较到位的大型饲养公司,一般规模小的养殖场则很难达到。差距这么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如何提高配种成功率? 尽管由于季节、发情时间、年龄、个体的生理状态等差异,没有标准的配种时机,但有些数据还是可资借鉴。如下: 1.静立发情→公猪在场→后备母猪→18-24h后作第一次输精,间隔12h第二次输精 2.静立发情→公猪在场→经产母猪→①3-4天发情,24h后第一次配种,间隔12h再次配→②5-7天发情,12h第一次配种,间隔12h再次配→③7天及以上发情,有发情迹象即配,不受则强配,8-12h再次配 3. 静立发情→公猪不在场→后备母猪→静立后反应6-12h第一次输精,12h第二次输精 4. 静立发情→公猪不在场→经产母猪→母猪已经超过输精最佳时间,出现静立反应后马上配 5. 静立发情→地方品种→均推迟6h配种 6. 静立发情→丹麦经验→断奶后查到母猪发情立即配种,隔24h再次配种。 二、影响配种成功率的因素 1.经产母猪断奶膘情(后备母猪自身发育); 2.配种发情鉴定、时机把握; 3.公猪精液品质、授精时公猪是否在场; 4.配种人员的技术、人工授精次数; 5.配种时和安胎期母猪的环境 6.安胎期饲喂量、生殖营养的添加 三、决定受胎率高低和产仔数多少的关键: 1.公猪提供品质优良的精子, 2.母猪多排出能够受精的卵子 3.公母猪在适宜的时间内交配,使卵子大部分或全部有机会受精 注意:首先应掌握母猪发情排卵规律,然后根据精子和卵子两性生殖细胞在母猪生殖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来全面考虑。 四、母猪产仔数少主要的原因 1.自排卵数少,卵子活力差,受精率、受胎率低; 2.仔猪成活率低主要源自仔猪初生体重小、仔猪发病率高; 3.母猪使用年限较短主要源自母猪健康程度差且产科疾病多。 五、如何提高母猪产仔率 1.母猪的选择 A体型良好,背部平直或者微倾,腹部大而松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外阴大小适中、下垂。 B乳房发育良好,奶头的排列整齐且均匀,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无瞎奶头、副乳头,并且还要求种母猪发情排卵正常,健康无病。 2.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重要手段,日前各养殖场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 后备母猪的适时配种时间一般在8~9月龄,此阶段的后备母猪已达到了体成熟和性成熟,最佳配种期母猪的表现主要为兴奋不安后变得安静,接受其他猪的爬跨,出现表立反射,阴户红肿逐渐消失起皱,颜色变为淡红色或紫红色,分泌物变得黏稠,可拉丝。 当母猪开始发情时,要密切注意其阴户的变化,及时安排公猪到位。 A在发情当天喂生鲜鸡蛋,早、晚各2只,连用2-3天。 B正确掌握配种时间: 阴户的颜色变化:浅红----桃红----深红 ----紫红----褐红。(阴户呈深红色-----配种) ‚阴户的肿胀变化: 微肿----肿胀----高度肿胀----小皱纹 -----大皱纹---肿胀消失。(小皱纹时配种) ƒ粘液的变化:无色、稀薄----微黄色、稍粘稠(配种 ) C.合理的配种方式:最好两头公猪交替使用,间隔5-6小时配种1次,配种2-3次,可产仔12头以上。
3.母猪群的管理 母猪的产仔数、仔数的活力以及母猪的繁殖性能与母猪的年龄、胎次都有着重要的关系,通常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较经产母猪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繁殖力提高,在3~6胎次时为最高,9~10胎次以后则开始下降,要及时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同时,还要及时的补充后备母猪,使整个猪群保持较高的繁殖力。 4.母猪饲养管理 保持饲喂量和营养的浓度。要根据母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饲喂,对于个别偏瘦的母猪要适当的加料,对于体况过肥的母猪则要适当减料,使其保持中等偏上的膘情。避免发生应激反应,严禁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做好夏季防暑和冬季的保温工作,防止母猪间发生打斗而引发流产。 作者:佚名 来源: 恒佳养猪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