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产房操作也常出现的问题 1、临产前不能及时判断母猪分娩征兆,而导致大比例仔猪出现受凉、憋死等现象; 2、产前准备工作不完善:接产工具,破了羊水后清洗工作; 3、接产方法,没能及时擦干小猪口鼻身体粘液,不合理使用干燥粉; [attach]217644[/attach] 4、分娩监控:没能及时关注母猪分娩状况,间隔时间,是否难产,针对性进行助产方法; 5、判断难产母猪,使用助产方法效果不明显,产程记录不全或没写; 6、白天上班人员和晚班人员工作没交接好。 推荐标准化操作 1、母猪临产判断
2、临产前准备工作
3、正确接产 初生定胜负,仔猪出生后面临呼吸、环境(温度、外界病原)、营养摄取途径的急剧转变,正确科学的接产操作是仔猪适应这一系列变化(减少憋死、脐炎、压死),活力恢复的重要保证(擦、断、干、哺、记)。 4、分娩监控(是否有难产) 难产分为(①.产力性难产。②.产道性难产。③.胎儿异常) 5、助产 正确常规助产(凉、静、摸、输、踩、拉)与紧急助产(探、站、灌、助、掏、剖)。 6、产仔记录,产程记录,异常记录 。 分娩是母猪的生死关,母猪面临高疼痛、高应激、高感染风险、同时体力消耗极大,产程过长及难产会导致母猪产后恢复慢、食欲及奶水差、子宫内膜炎,最终因为繁殖障碍而被动淘汰。 在某猪场实施产房标准操作流程案例 现场解说操作PSY应用研究院的标准操作流程,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很好的接受,之后通过每天晚上跟大家一起值班,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理,逐渐被采纳和实施。 具体问题和处理方法如下: (1)第一个晚上上班就遇到母猪难产,小猪间隔80分钟都没能出下一头。 当时按摩母猪前3对乳房,在母猪用力努责,尾巴上翘时,通过踩腹部增加腹压出来2头小猪,2头小猪都比较大但是都死了,之后后面的小猪就能自然分娩出来。 (2)第二头母猪呼吸比较慢,明显没有力气生产,两头仔猪出生时间间隔有1个多小时了。 当时夜班人员辨别不清直接就助产“踩”肚子,通过我的经验判断,这样的母猪明显比较虚弱没力气,这个时候上去踩很可能会伤到母猪。于是建议给母猪输液补充能量,差不多输完第一瓶就出来一头死胎。 那天一共发现处理4头难产母猪,效果都很好。对于高胎龄母猪采用早些输液并加多一瓶输葡萄糖酸钙,一胎母猪也加多一瓶葡萄糖酸钙。 之后每天晚上上班有这些问题,边教猪场人员操作时自己也不断的思考学习。正常和异常产仔的鉴别,首先要知道正常是怎么样的,然后才能对异常猪采取相对应都方法。 在跟猪场人员的相处时间里,他们对于新的东西学习和接受应用能力都非常棒。这种对新知识的学习精神和心态值得每一位人学习,最记得的一句,活到老学到老。 来源: PSY应用研究院 作者:迂斌 黄建平 邹明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