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养猪产业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母猪场的管理效率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每头母猪断奶仔猪数。 生长育肥猪饲养目标 1)抓大场苗,更好养,少抓百家苗; 2)一般都是30斤以上的苗:上半年抓35斤以上苗(保温),下半年抓30斤以上苗; 3)提供猪苗猪场会提供猪苗“已免疫苗”; 4)60斤以前自己养,密度大保温,60斤以后饲养员养; 品种的选择 目前较为理想的商品猪杂交模式:“杜长大”、“杜大长”,好的品种表现日增快、饲料报酬高,耗料少、抗病力强、缩短饲养时间、提早出栏、降低了饲养风险。 进猪前的准备 1、提前一周将栏舍清洗消毒(3次) 1)20%石灰乳或3%烧碱消毒(第三天冲洗); 2)酸性或卤素类(第四天); 3)带猪消毒(第七天),以后每周(半个月)消毒调换消毒药。 2、检查料槽、饮水器 1)铁锈放出、冻结、堵塞? 2)槽位是否足够? 3)水压是否适中? 每10头猪1个饮水器、高35-60厘米、水流量升1.5-2.0/分钟; 4)水质要求:PH 5-8;每升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个)<100,每升水中的细菌数(个)<105。 3、环境控制 夏秋季:防暑、降温(防止高温高湿)。屋顶喷水、风扇、水帘、遮阳网。 冬春季:防寒、保温(通风换气)。钉窗、卷帘。 外抓猪苗的挑选:抓猪最大的麻烦是来自最小的猪! 1)看猪的眼神是否光亮?(鼻炎) 2)看猪的皮毛?(体质) 3)看猪的呼吸?(喘气) 4)看猪的粪便?(消化道) 环境(密度、温度、湿度): ①猪各阶段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拥挤,猪粪便多氨气及有害气体多,猪咬尾巴、咬耳朵,打架、甚至打死等现象。 ②生长育肥舍温、湿度控制 饲喂方法 1)外抓猪经过了运输的应激、环境的改变、抵抗力下降; 2)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粉、VC、阿莫西林、痢菌净等饮水,减缓应激和调理肠道; 3)一周内喂五成饱,不能喂得太饱,因猪的肠胃有个适应过程; 4)猪群健康稳定后,干喂法(有自由采食槽):将颗粒料投入自由采食槽中,任猪只采食。 日常管理 1、进猪后要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加强猪群调教:做好三定位,指(吃、拉、睡)可先在栏舍一个角落里用水淋湿,引导小猪的拉尿、拉粪;同时在料槽周围散点料;发现有个别小猪在睡觉的地方拉粪要及时驱赶到排泄区。 2、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舍内走廊、床面和清除粪便2次;每周舍内及走廊用效消毒液带猪喷雾消毒2次,人员出入猪舍必须经过门前消毒池。 3、驱虫 1)寄生虫对猪的影响: ①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抵抗力下降,对细菌、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②幼虫在体内移行造成肝脏及其他器官病变; ③体内感染容易引起下痢、采食少、增重慢、转化率低; ④体外寄生虫引起皮肤瘙痒,导致皮炎,生长受阻。 2)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 ①高效、广谱:对体内、外寄生虫,对成虫、幼虫、虫卵等全部有效; ②低毒、安全:对猪的安全是不是敏感动物; ③适口性好:无味道粉剂,在用药阶段采食量不受影响; ④使用方便:最好是饲料中添加或喷洒; ⑤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如:通灭注射液、伊维菌素+芬苯达唑效果较好。 4、保健与免疫接种(仅供参考) 1)保健: 2)免疫 作者:佚名 来源:双胞胎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