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3日于宜昌举办的第五届动物早期营养与健康应用技术研讨会上,印遇龙院士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系统全面的讲解了母仔猪一体化的抗氧化应激问题。 仔猪阶段死亡率占猪养殖全程死亡率的50-70%,其与母仔猪的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而氧化应激的现象发生,主要是由于动物机体氧化还原电位的不平衡。仔猪的出生过程、断奶应激,饲料的霉变,机体的病毒细菌、炎症反应以及规模养殖的饲养密度都会一定程度引起动物机体应激,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具体包括氧自由基、氮自由基等,其通过引起生物膜系统损伤及细胞内氧化磷酸化障碍,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发生,影响母仔猪的免疫及生长性能。 母仔猪的系统研究发现,妊娠前期35d以内母猪几乎未发生氧化应激,60d后开始有较大的氧化应激,大约在妊娠110d达到峰值。妊娠后期和哺乳期DNA氧化损伤增加,肠道损伤现象明显,母猪的氧化应激将会导致仔猪增重降低。氧化应激是肠道损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抗氧化的最佳方式是消除自由基、调节氧化还原电位的平衡稳定。 母猪抗氧化应激的常用方法是营养干预,通过调整饲料的营养方案、加工方式以及营养方案加工方式优化组合,抗氧化剂阳性对照等研究干预的方法及机制。常见的营养干预方法包括: 1、补充α酮戊二酸; 2、促进抗氧化系统SOD-GSH激活; 3、额外添加色氨酸、芳香族氨基酸(TPT)、含硫氨基酸,弥补NRC标准中剂量的不足: ①色氨酸提高血清抗氧化水; ②TPT(Phe、Tyr)提高生长性能、通过钙离子通道缓解仔猪肠道炎症、降低料比; ③含硫氨基酸(Cys、Met)通路激活抗氧化系统,提升母猪抗氧化功能(NRC推荐0.3%Cys,增加0.1%至0.4%;NRC推荐0.36%Met,增加0.12%至0.48%); 4、酵母核苷酸的使用; 5、壳寡糖的添加。 来源:FUBON福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