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采食量与产奶量 泌乳量 1、最大限度的供应饮水,好笼统啊,那标准是多少呢?再次强调水温的问题,夏季20摄氏度。刚分娩后6升水,亲,当天需要额外补充饮水,哺乳每天的需水量30-40升,水流速2升/分钟。(拿矿泉水瓶子测去吧)。 2、最恰当的采食量。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嘉吉的最低标准是“1+1”,就是维持需要量:体重的1%,加上每哺乳一头仔猪增加1斤。如果您的猪场做采食量监控(记录每天的领料记录、存栏)我可以给大家一个大概的标准6.5KG左右(含提前7天上产床的采食量) 3、确保母猪健康 4、仔猪强壮,健康 5、调节温度,确保舍内温度最适宜 6、保证环境较安静 7、固定乳头顺序 8、乳房状态良好 9、分娩栏设计合理 1、为了获得最大的泌乳量, 在母猪周围工作时保持安静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工作人员走近时,母猪感觉舒适。噪音或大声喧哗等应激会降低母猪哺育的欲望,也会降低仔猪对哺乳信号的感知。母猪泌乳间隔通常是 40 分钟。 由于排乳(反射乳)只持续8-10 秒,因此泌乳开始时保证乳房周围有所有仔猪躺卧的空间很重要。 1、、母猪要确保有 13-16 有效乳头。无效乳头过多、患慢性乳房炎或类似缺陷的母猪在断奶时要淘汰。 2、、推荐的 产床的限位栏 尺寸是 220-250 厘米,包括料槽到 限位栏 门后的空间(内部测量)。 产床的限位栏 料槽端宽度大约为 65 厘米,并且在后端能调整至 90 厘米。母猪乳房到分娩栏一侧的距离应该可达一头仔猪的长度( 56 厘米),因为这可使仔猪保持安静并且延长泌乳时间。 哺乳期采食量 哺乳期采食量的重要性,不过您没意识到,那就看图说话吧! 哺乳期采食量与分娩率、下一台产仔数正相关。 采食量与产仔数(采食量差异0.6磅约0.27KG,产仔数差异0.8头)。另外研究表明哺乳期采食量每额外增加1磅约0.45KG,产仔数增加0.29头。 饮水量、水流速直接影响采食量,产房每周必须检测一次饮水量。 分娩后通过增加饲喂次数、湿拌料最短的时间能在5天内让母猪达到目的采食量。这是整个哺乳期采食量维持较高水平的保障。 上图是农场采食量与哺乳期成活率的关联,从上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两者正相关。即哺乳期采食量越高,哺乳期成活率越高,反之亦然。 上图是2013年两个猪场头同一时间段下,采食量与哺乳期成活率的曲线,曲线中A猪场整体采食量跟接近标准采食量,B农场差异较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哺乳期采食量越高,哺乳期成活率越高。 过低的采食量意味: ?更多的哺乳期体损失 更长的断奶后再发情天数 下胎次排卵数降低 胚胎成活率降低 更高的淘汰率 泌乳量减少 仔猪断奶重降低 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 采食量低时需要检查的项目: 1、温度、湿度、空气质量(EAS管理专题谈) 2、饮水(饮水量、水流速、水温) 3、母猪有没有肢体疾病(母猪采食的时候必须站立以来,以便观察) 4、炎症 5、饲养员的饲喂过程 提高采食量的途径: 调整妊娠期采食量,控制分娩时背膘 设定饲喂目标,随时关注采食量 提供新鲜优质的哺乳期母猪料 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 环境控制:温度、湿度、空气质量 及时清理料槽 如果母猪在 25-35 分钟内未能采食完所有的饲料, 1-2 小时后清空料槽,以便母猪饮水。对于分娩母猪而言,半小时后清空料槽以便她们饮水。 增加饲喂次数 喂湿拌料 强制采食 产房使用自动料线尤其需要关注: 定期需要矫正喂料器,因为饲料的容积、饲喂器的角度问题会出现很大的偏差。饲料体积小于预期量,换言之,饲喂量低于既定量。由于喂料器调整不当、自动分级或喂料管堵塞等原因,母猪不能得到预期的饲喂量。 有必要知道每升饲料的重量以便以升的形式计算出每次饲喂量。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喂料器中倒出 1、2、4 和 6 升料,并且计算每升的平均重量。对猪群中所有类型的喂料器都可这样做。一旦知道饲料中的能量含量,就可计算出每天每顿的饲喂量。 来源:养猪学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