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饲料原料全面下跌小麦替代“雾里看花”

简介
今年江苏、安徽新收获小麦质量下降,导致饲料小麦占总产量的比例提高,大量感染真菌的小麦不得不以低价折扣卖给饲料加工商。
  导读
  今年江苏、安徽新收获小麦质量下降,导致饲料小麦占总产量的比例提高,大量感染真菌的小麦不得不以低价折扣卖给饲料加工商。考虑到近几年饲料配方转向小麦已经基本成熟,6月初机构评估2016/2017年度我国小麦饲用量为750万~8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份最新预计,2016/2017年度国内小麦饲料消费量为10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50万吨。

  但是,“大势看供应、小势看需求”。小麦相对于玉米的价格竞争力、其他饲料原粮的供需格局、后期饲料市场的回暖程度等各方面因素,都将在本年度剩余时间内影响小麦饲用消费,并且成为左右市场的关键。

  据了解,在一般情况下,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60元/吨后,饲料厂开始考虑用小麦替代玉米,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超出110元/吨以后,开始大量替代使用。可以说,自5月底新麦上市以后替代优势明显。然而,自6月底以来,玉米去库存进程的加快导致玉米价格明显下跌,7月22日广东港口质量较好的玉米报价1920~1940元/吨。贸易商出货积极,但买方市场氛围浓厚,且受近期连续临储拍卖、港口补给充分的影响,玉米行情下行压力较大。

  另外,7月中旬43%蛋白豆粕价格约为3200元/吨,较7月初下降200元/吨。近期处于国内大豆进口高峰期,较高的大豆进口数量及偏高的开机率使得豆粕供应增加,一定程度上打压了豆粕价格,近期厂家补库需谨慎,注意保持安全库存。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6月我国进口高粱60万吨,进口大麦48.17万吨,进口DDGS23.56万吨。消息称,7~8月份,广东地区进口菜籽、大麦、高粱、DDGS等饲料用粮预计仍有大批到港,后期供应充足。

  饲料企业介绍,当前采购芽麦主要用于鸭料和水产料,个别替代较早的企业已经完全采用小麦作为能量原料,而在大猪料中使用量尚少。天有不测风云,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此次灾害给局部地区水产养殖带来极大影响,灾后养殖市场的恢复速度也将对饲料需求的回暖产生不确定性。

  目前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及豆粕价格均出现下跌,加之后期供给预期乐观,在水产养殖缓慢复苏、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况下,饲料小麦替代前景仍是“雾里看花”。  (来源:粮油市场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1 00: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