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人网站

从农牧行业的“双雄现象”说起

2015-1-21 15:45| 发布者: 畜牧编辑| 查看: 1788| 评论: 0|原作者: 凌龙

  

  

  在农牧行业,有心人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双雄现象”。比如,“正大”之于“希望”,“通威” 之于“海大”,“正昌”之于“牧羊”, “大北农”之于“双胞胎”, 等等。

  如果将眼光放得更宽阔一些,我们还发现,“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肯德基”与“麦当劳”、“奔驰”与“宝马”、“谷歌”与“百度”、“耐克”与“阿迪达斯”、“阿里”与“京东”等等,也是这样。

  人们看见,他们双方之间尽管有各种差异,但总是你追我赶,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既互相找其漏洞以攻其无备,又互相学其优势以补己之短。他们在互相学习中既壮大了自己,又发展了行业,就像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成了百花竞放的市场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难道这仅仅是一个“现象”、一道风景么?如果仅此而已,我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就行了。但是,如果它背后还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就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一下了。

  一、拥有一个优秀的对手是幸运的。

  我们首先要从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说起。我们发现,无论大小,无论长短,所有磁铁总是呈两极状态,或者称二元状态,S极与N极永远相伴而生,并且相互依存,永不分离。

  如果稍稍联想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地球上,南极与北极、男人与女人、绿洲与荒漠是大致平衡的;在四季里,春生与秋收、炎夏与严冬、“倒春寒”与“秋老虎”是大致平衡的;在生活中,丢东西与捡东西、害人与被害、上车与下车是大致平衡的;就连我们的身体,休息与工作、吃饭与拉屎、动脉与静脉也是平大致衡的;

  还有,在企业里,对客户的舍与自身的得、员工对企业的付出与得到,也是大致平衡的。

  为什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翻开我国最古老、最精深,史称“群经之首”和“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的《易经》,它像东升的旭日一样,一下子照亮了天地。可以说,自从伏羲“一画开天,两分阴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哲学才算真正开篇。“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是一切中华文化的源头,从诸子百家到五术六艺,莫不以阴阳学说为基本理论而展开。

  《易经》的第一卦即乾卦,也叫纯阳卦;第二卦即坤卦,也叫纯阴卦。两卦的结尾处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的就是天下第一理:阳是万事万物之始,阴能促进万事万物生长,阴阳之间相互斗争、相互转化,两者相反相成,共同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天地间,万事万物不过“物极必反,阴阳转化”而已,“相反相成,中庸持久”才是我们必须明白的大道至理。六十四卦中的其余六十二卦,其实都是乾坤两卦的某个中间状态罢了,比如,泰极否至、否极泰来的泰卦和否卦,一个是乾下坤上,一个是乾上坤下,前者讲“天地交,泰”,后者讲“天地不交,否”。“天地交”,通俗地讲,就是天气与地气相通,国家和人民同欲,当然就风调雨顺。“天地不交”就是天是天、地是地,天气与地气不通,国家与人民对抗,当然就是不满与伤害。

  天地合,乃有人。阴阳合,是谓道。阴是阳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阳发展的根本动力。换句话说,事物的对立面才是事物本身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阴与阳相反相成,互为因果。阴是阳的保护屏障,至阳则无阳,至阳则阳灭。阳至极致,阴就没有了,而阳也会随之消失。

  我们因此才说,优秀的敌人才是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第一条件,拥有一个优秀的对手是幸运的。一般人只感谢自己的亲人,其实,我们更应当感谢我们的敌人。

  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懂得:“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相反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国有企业的垄断,表面上是在竭尽全力保护自己,其实却害死了自己--没有双雄、群雄竞争的行业,要么发展不起来,即使发展起来了,也只是昙花一现、流星一闪。又例如,不少领导唯我独尊、好大喜功,成功了就盲目乐观,失败了又气急败坏,结果害人又害己。

  二、学习对手就是壮大自己,消灭敌人就是消灭自己!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是什么?是方法,自然的方法。德是什么?就是人们已经感悟了的道。德越接近道,人便越接近真理。人越接近真理,便越接近成功。

  欲求阳,必先阴之,极阴则极阳。自然和生命都具有相反的两极形象,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两极之间的一种连续震荡的显示,一切转化都逐渐并且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发生,自然秩序其实就是阴阳之间动态平衡的过程,一切皆自然而然。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连续流动和变化的过程。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并参与其中的这个宇宙实际上是动态的: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我们所能看见的一切事物,都在朝否定自己,即不是的方向发展。物极必反是宇宙最基本的铁律,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普遍而真实。这一铁律为我们达成目的提供了最根本的方法:朝目标相反的方向推进,当推到极致时,因物极必反,你便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老子在《道德经》就曾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此千古不变之理也!”

  孔子从春秋时代大量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 体系。他将“仁”作为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并以此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为什么“仁”具有如此伟大的价值呢?

  “仁”字最早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阳,二为阴。我们发现,“仁”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核心,正是源于其中的阴阳思想,具体到儒家学说,就是以“仁爱”为核心,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庸之道即持久之道。若想保持长久,就千万别“满”,而应留些空间,留些不完美之处。那些不完美之处,正是保护已有成果的最佳屏障。所以,“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持久之道,尽皆在此!”

  因此,尊重对手,欣赏对手,学习对手,再超越对手,才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持续生存的法宝。失去了这个动力和法宝,我们要么会四顾茫然,要么便会自取灭亡。我国最具国际风范的企业--华为,一直在公司内部倡导“自我批判文化”和“对标管理”,我们不得不说,任正非确实悟透了企业管理的艺术。

  如果站得再高一点,我们发现:无论处在什么历史阶段,社会始终存在着男女二元、城乡二元、官民二元、贫富二元、脑体二元,等等,消灭了对立面就等于消灭了自己。

  事实一再证明,要消灭贫穷,我们不能消灭穷人,只能让大家更富;要减少农民,我们不能消灭农民,只能发展城市;要办好企业,我们不能只要求员工,首先要做的其它应当是修炼自己……

  三、平衡、对称是大自然最无情却又最公正的品性。

  实际上,所有事物皆因对立面的存在而存在,并因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也将因对立面的消失而消失。平衡、对称是大自然最无情却又最公正的品性。

  正如天与地、水与火、阴与阳、昼与夜一样,所有事物皆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之间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两者共存于宇宙之间,存在于人心之中,并囊括了世间万物的所有机理。

  我们知道,《周易》是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的源头,其中相反相成的概念就很多,比如:阴阳、天地、尊卑、贵贱、刚柔、动静、寒暑、吉凶、祸福、荣辱、进退、得失、远近、除易、大小、尽夜、出入等。在号称“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中,更是处处都有相反相成的概念,比如:死生、存亡、阴阳、寒暑、远近、险易、广狭、天地、赏罚、胜败、骄卑、逸劳、亲离、多少、拙巧、利害、安危、胜负、众寡、敌己、先后、奇正、治乱、勇怯、强弱、攻守、虚实、左右、前后、动静、高下、短长、迂直、利患、疾徐、进退、朝暮、饱饥等。

  当然,两极状态并非简单的“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远看为一,近看为二;外看为一,内看为二。二者统一于相互对立之中,并且在某一阶段,总有一方处于主导地位。阳是万物之始,它承接天道,在决定事物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阴则秉承地道,正直、广阔、端正,它促进万物生长却没有自主性,它教人尽力把事情做好却从不居功自傲。阴阳相辅则相成,相争就会两败俱伤。

  因此,我们应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换言之,人一生其实只有三件事可做:一、“格物、致知”,即学习规律;二、“诚心、正意、修身”,即尊重规律;三、“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利用规律。作者:凌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说明: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地址: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1

路过

已阅
1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12:2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