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2014十大“科学”流言:转基因玉米致癌上榜

949 6 原作者: 畜牧编辑
简介
吃一次方便面要花32天来解毒?小孩吃抗生素会7天不发育?你有没有被这些说法困扰过?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技记协昨天(1月5日)发布了2014十大“科学”流言榜,旨在厘清困惑,传递真相 。


  吃一次方便面要花32天来解毒?小孩吃抗生素会7天不发育?你有没有被这些说法困扰过?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技记协昨天(1月5日)发布了2014十大“科学”流言榜,旨在厘清困惑,传递真相。这些上榜的谣言大多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上述流言悉数上榜。

zhenzhenjiajia.jpg
  1. 地暖辐射竟会致白血病?

  谣言:网上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称“地暖会造成白血病、引发癌症、诱发心血管疾病,还会造成白内障等视力问题,原因在于供暖辐射”。

  真相:地暖其实就是在地板中均匀铺设热媒,利用热辐射的原理,达到取暖的效果。热辐射只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这种辐射中没有化学物质,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至于传言中提到热辐射能引起白血病,这并没有相关数据和研究论文能证实。

  2. 雾霾不散是因为“核雾染”?

  谣言:据传,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地下发现大型铀矿和煤炭资源,因为两者共存于同一地区,从而形成了所谓铀煤。通过燃烧,煤炭中的铀进入到空气中,空气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这是目前国内大范围雾霾的原因。

  真相:雾霾难散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条件。从目前查到的资料来看,我国铀煤的铀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铀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会变成粉尘;再一个电厂对排放物都会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就是真的有,也应该是留在燃烧残渣里,进入空气中是很微量的。

  3. 吃一碗方便面花32天解毒?

  谣言: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

  真相:业界一般用食品级聚乙烯(PE)作为方便面纸杯最内层的涂层。聚乙烯耐酸、耐碱、耐侵蚀,低于100摄氏度的聚乙烯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方便面中的添加剂含量一般不会太高,正常的人体代谢就能排出。

  4. 瓶装水暴晒后析出有毒物质不能喝?

  谣言:微信圈里流行一个朋友的提醒,不要喝车里晒过的矿泉水。

  真相:目前市面上90%的塑料瓶装饮料采用PET材料作为瓶体材料。PET的结构相当稳定,其熔化温度超过250℃,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在100℃以上,汽车内显然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温度升高后就析出有毒物质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5. WiFi辐射会损害健康?

  谣言:一条“无线路由器附近的植物不发芽”的信息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不少网民称“被WiFi害死了还不知道”。

  真相:最常见的无线路由器,其工作功率在几十到上百毫瓦之间,比普通手机的功率小(手机最大辐射功率可达2瓦)。辐射的强度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相比手机,无线路由器等WiFi设备离使用者的距离要远得多,这使人们接受其辐射的功率密度也要小得多。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WiFi辐射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6. 埃博拉病毒感染了会变“僵尸”?

  谣言:多家媒体引用英国镜报的文章称“感染埃博拉病毒后被确诊死亡的妇女,在被送去埋葬的途中突然苏醒,并开始在人群中到处行走”,引发很多网友的恐慌。

  真相:感染者最明显的特点是身体特别虚弱、极度乏力,许多坐着或卧倒的患者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

  7. NASA称地球将进入连续六天黑夜?

  谣言:“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宣称他们已经确认地球将在2014年12月16日到12月22日的六天内,经历一个完全黑暗的时期。”文章还附带了一个视频,称是NASA负责人发布的紧急演说。

  真相:这样的“谣言帖”经常出现,仔细看这段视频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提到任何太阳风暴的内容,而是针对美国政府Eagle Horizon演习行动(每年都会举行的一项应急演习)的一段演说。另外,这个谣言毫无天文常识。最后,我们现在还在正常生活。

  8. 法国科学家证明转基因玉米可致癌?

  谣言:《太可怕了,希望互相转发相告!》的文章广为传播,该文称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并配发了实验小鼠的图片。

  真相:消费者当然可以自由选择转基因或非转基因食品。就事论事,该文引用的法国科学家(即塞拉利尼)所做的实验并没有得到科学同行的认可,欧盟食品安全局在调查后,也认为该实验存在设计、统计上的缺陷。该实验论文发表一年后,已被出版它的《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杂志撤稿。

  9. 儿童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

  谣言:最近朋友圈里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声称小孩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不发育”就是指他的五脏六腑,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不往外长。

  真相:抗生素的功能就是破坏细胞某种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繁殖或杀死细菌,它只针对特定的细胞有效果,被筛选出作为药物的抗生素都是专门针对致病菌的,并不伤害人体正常的细胞。

  10. 高铁辐射严重致女性“不孕”?

  有说法称,国产高铁存在严重辐射问题,且未采用车厢屏蔽技术以解决辐射问题。但实际上高铁的磁场属非开放磁场,它的感应磁场是封闭的,辐射量很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由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技记协发布)

  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迷惑性强危害大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刘晓勘认为,科学类谣言大有泛滥之势,人们容易轻信并传播科学类谣言的原因有四:首先,移动互联社交工具是基于信任关系的传播,容易因对方是好友等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其次,“科学”流言往往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内容中常有很多专业用语,有专家出场,尤其是一些国外专家出场,也包括引用一些国外科学期刊内容,看似引经据典,其实却是移花接木、子虚乌有。或者是将科学上尚无定论的多种意见中的一种拿出来,作为绝对正确的一方面进行传播。再次,“科学”流言的内容一般是养生保健、大气雾霾和食品安全等大众关心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关注。最后,“科学”流言反复传播,即使已被科学界和传统媒体辟谣,仍会“死灰复燃”,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客观上存在“三人成虎”的效应。

  中山大学教授张志安认为,科学类谣言更容易迷惑人的原因在于:无法靠常识去识破,如果搜索以往的辟谣信息又不容易立即识别。

  刘晓勘认为这类谣言一是有直接危害,引导错误行为,扰乱了生活生产秩序。例如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可能直接对一种食品或一个企业、一个产业造成严重伤害;二是有间接危害,降低了大众的科学素养,这种状态延伸到其他领域,危害更大。

  不轻信不轻传,做谣言传播终结者

  怎样去识别这些谣言呢?刘晓勘建议:一是不轻信,见到看上去似乎很“科学”的流言,先问“是这样吗?”“为什么?”;二是不轻传,珍视手中的“话语权”和亲友的信任,不对流言传播推波助澜;三是对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作必要的求证,最简单的是上网搜索有无辟谣新闻,其次可以查询专业资料和科学类网站,或者请教专家,甚至自己动手实验;四是共同构筑辟谣防线,对于经过求证,有较高可信度的新知识,可以转发,对于求证后发现不实的流言、谣言,自己不转发,并告知上一个传播者,或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内辟谣、澄清。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因此更应该努力做谣言的终结者。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李泽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1

已阅
1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畜牧编辑 2015-1-7 09:09
快过来看看,有几个中招了,
确实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迷惑性强危害更大。
引用 wangzi4ever 2015-1-7 11:11
第九条真相中,抗生素不伤害正常细胞,这个结论太牵强!
引用 牧童 2015-1-8 05:34
加拿大的试验结果怎么解释呢?
引用 hp1420 2015-1-21 11:55
引用 hp1420 2015-1-21 11:56
抗生素什么细胞都损伤 只是正常的细胞免疫系统正常 抵御外界的不良因素
引用 hp1420 2015-1-21 11:57
除非此抗生素有记忆选择性

查看全部评论(6)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4 15: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