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北深加工企业盈利不佳、玉米原料备库依旧谨慎,产地自身消化有限,华北用粮企业基本以消耗本地粮源为主,南方销区饲料企业原料需求一般,贸易粮源外流面临窘境,东北玉米持续到货,反令销区行情承压弱行,反哺产区乏力。 临储收粮有限 产区反弹乏力 黑龙江、吉林2014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储库点资质早已确认,各地有关机构也明确表示全国挂牌开库收购,并要求“敞开收购、应收尽收、不限收、不拒收”。但从实际收储情况来看,多数要求霉变1%以内、一等容重玉米的入库标准,而11月底东北降温之前气温较往年持续偏高、雨水偏多,已致产地不少地趴粮霉变问题逐渐突出,甚至部分篓子粮也有浮霉产生。 尽管12月14日放宽东北4省区收储霉变指标至5%,但贷款不到位对收购进展制约明显,产区全面大规模收储并未展开,而且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收储规模将保持在4000万吨以内,不足以支撑产区价格大幅反弹。 需求仍待提振 大幅涨跌不易 当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逐渐恢复,伴随产品库存提升、市场供给增加,酒精、淀粉等深加工产品将再度走弱,尽管近日全国范围降温及南方腊肉制作提振生猪消费,超龄鸡陆续淘汰致当前同比偏低两成左右的蛋鸡存栏问题更为突出,但整体来看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社会反腐力度不减,今冬酒精、蛋白等需求量难成规模。传统意义上1月前后深加工产品及饲料养殖旺季影响或将平缓,尤其是对消耗70%左右国内玉米总量的饲用需求来说,冬春疫情多散发,养殖持续亏损,南方一波腊肉制作出栏之后新补情况也不乐观,后市拉动玉米原料消费有限。 预计今冬临储收购提振产区行情有限,春节前玉米现货市场将在最后一波饲养、消费旺季和粮源宽松供给之间博弈,大幅涨跌皆不易。但是,春节后终端需求明显下滑,下游生产也进入淡季,又遇2015年春节后推、元宵之后“惊蛰”紧随,天气回温逼粮出仓、翻地备种新活忙,新一轮粮源集中上量高峰或再现。 (文章来源:中国小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