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掌握好技术的时候,我不会再盲目自配猪饲料了。”该养猪场负责人汪冠军说,“这是我自配猪饲料导致亏损数万元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盲目自配饲料,亏了数万元 2005年,养猪行业悄然兴起一股“自配饲料”热——他们分别投资上万元不等,购进制作颗粒饲料的设备,以从周边农户家收购的豆粕、麦麸、玉米、糠等为主要原料,配以生猪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再加工成颗粒饲料。据说,这种自制饲料能让规模养殖户每月节约不少成本,还能促进猪的生长。 喜欢“尝鲜”的汪冠军对自制饲料很感兴趣,当时养了400多头猪的他认为,自制饲料能有效控制饲料的主要成分,还能管住猪的“嘴”,确保猪的安全。当年年底,他就从外地买回一套配制颗粒饲料的设备,还专门到荣昌等地学习相关技术。 2006年年初,信心满满的王冠军开始自己配制饲料。刚开始还好,一个月能省下近5000元的成本。可到4月份就出状况了——他养殖的母猪频频流产,育肥猪的粪便也异常干燥,眼角还有充血现象。随后,还出现了生猪死亡的现象。几年下来,他损失了数万元。 后来,汪冠军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请教。技术人员检查了猪场和猪的主要食物,帮他找到了“元凶”——自配的猪饲料。原来,每年夏天是雨季,农户家的粮食都有发霉的现象。汪冠军从周边农户收来的粮食都是按整包称重而购买的,因此,未能及时发现的霉变粮食,便被加工成了饲料。这也是母猪流产、育肥猪粪便干燥甚至死亡的主因。 “我们一般不主张养殖户自行配制猪饲料。猪饲料有很多标准,一般养殖户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是达不到要求的,盲目自制肯定会冒很大的风险。”县畜牧兽医局技术人员告诉汪冠军。 选工厂饲料,同样能省钱 2010年后,王冠军就没有再自制过饲料,而是以购买成品饲料为主。几年下来,他总结出一些选购猪饲料的经验。 “给猪选饲料前,一定要到市场去逛一逛。首先,选择品牌。看看该品牌的信誉和社会反响如何。”汪冠军说,“其次,是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购买饲料,搭配青料喂食,一次不要买太多,以免霉变。再次是选服务。一流的饲料厂商都会有一流的服务。” 现在,汪冠军选择的是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按照绿色生猪养殖标准生产的饲料,该企业还专门给汪冠军的猪场配备了2名养殖技术人员。技术人员 24小时住在猪场的员工宿舍,严格按照绿色生猪养殖标准给生猪科学搭配“饮食”。值得一提的是,这2名技术人员的工资全是由饲料公司支付。 “选对工厂饲料,一样能省钱。”王冠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的猪场目前有180头种猪,一个月的饲料成本是5万元,而自配饲料要花去4.7万元。虽然购买猪饲料比自制猪饲料钱多花了3000元,可饲料生产厂商“附赠”了两名技术人员。“他们帮我科学养猪,确保了猪场生产安全。母猪也没了流产迹象,仔猪健康生长。其带来的好处,又怎能用3000元来衡量?”汪冠军说。 不过,汪冠军表示,待时机成熟后,他会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猪饲料加工厂,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生产猪饲料,既可以自己猪场使用,还能为 周边其他养猪场提供饲料,为他们降低养殖成本。 来源于:忠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