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仅靠网上卖饲料 不是互联网思维

简介
 很少会有人怀疑,互联网正在改变饲料业,但若非说颠覆,恐怕为时尚早。



  其二,互联网不能颠覆什么?对饲料企业来说,饲料卖出去之后,还有很多服务要跟上,不能颠覆的自然就是产品与服务的“高性价比”,不管是互联网模式也好,传统模式也好,饲料企业把饲料做好,把服务完善,这是根本。

  因此,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需要把管理效率、产品效益、服务质量体现出来,将互联网简单地等同于电商,将电商简单地等同于开个网店或做个网站卖产品,都是错误的。电商只是形式,需要管理、营销、金融、物流、信息化等手段作为支撑,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一般而言,饲料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自建PC网站和移动网站,往往访问量少、转化率低,主要用来塑造品牌形象;第二种是新的移动形式,比如APP,往往投入大、推广难、活跃度低,现阶段饲料企业基本未有采用;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叫作融入第三方平台,这是目前饲料企业发展电商的主要选择,比如淘宝店。

  笔者近期研究了一家猪料企业推出的淘宝店,总结出四个“不足”,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一是流量少,成交量也少;二是客户忠诚度低;三是物流慢,提货亦不方便;四是在运输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多,比如风吹雨淋,比如包装袋磨损,容易引起饲料产品质量纠纷。这也说明:想让养殖户接受饲料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对于大多数依赖经销商资金支持的养殖户而言,他们本来就不大关心饲料电商。

  这是很多饲料企业迟迟不敢迈出拥抱互联网第一步的重要原因。更大的忧虑还在于:既要发展好线上业务,又想维护好线下地位,难度非常之大。强如苏宁,尚且都处理不好。当线上价格低于线下,将无可避免地冲击主营线下业务,容易招致经销商的不满甚至倒戈,竞争对手如果乘虚而入,必然得不偿失。如果双线同价,线上与线下相比没有价格优势,对养殖户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更不必说,饲料企业既缺少专业团队来运营电商,又缺少成功经验的借鉴。肉食品电商与饲料电商不能简单划等号,一些农牧企业大力推动肉食品电商,不意味着饲料电商也将为时不远。

  饲料业与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否非得是以电商的形式,笔者一直存有怀疑。饲料企业本就缺少互联网基因,又没有信息化技术,没有雄厚资金实力,没有高超的管理水平,也没有真正逃离价格战、人海战、促销战,想真正互联网化,谈何容易!估计到现在为止,很多饲料企业其实还分不清出C2C、B2C、O2O之间的区别。笔者认为,当下中国饲料业内部不具备产生淘宝、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型公司的条件,未来也不一定就会出现。

  假设真有那么一天,出现了“玩”互联网的饲料公司,可以颠覆传统的饲料企业的商业模式,很大可能会是类似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主导的。这样的公司至少拥有这么几个“特征”:懂行业、轻资产、会营销、重研发、强调用户体验和口碑。到那时候,这样的公司或许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饲料企业,因为它可能没有工厂,没有渠道,甚至没有销售成本,只拥有非常强大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服务团队、物流团队。在新的商业模式主导下,传统饲料经销商要么灭亡,要么演变成为饲料企业的服务中心、仓储配送中心,以及养殖户的体验中心。养殖户除了习惯足不出户购买饲料之外,还将习惯现金交易,搞不好还可以要求饲料企业提供猪场定制服务。

  这样的公司不可能只是一家来自淘宝的店家,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企业网站,就能攻城掠地。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公司更有可能来自于行业外部,而非行业内部。

  如果饲料企业不能前瞻地看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可能被互联网颠覆,那么会落后于这个时代。但如果过分神化互联网,偏离饲料企业的价值创造,那么离出局就不远了。对待互联网,用正确的态度、正确的形式,拥抱它,重视它,评估它,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是每一个饲料企业都应该有的态度,可千万不要别把它当作一个赚快钱的工具。(庄捷生)

  原标题:仅靠网上卖饲料 不是互联网思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2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23: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