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H7N9流感 热度:★★★★★ 2014年第一季度的家禽市场延续了2013年的命途多舛的格局,H7N9流感继续肆虐,甚至春节期间都没有丝毫要减弱的迹象。整个第一季度,从家禽养殖户到温氏、新希望、圣农发展等龙头企业,都因为H7N9流感的原因陷入深度亏损之中。于是,养殖户各种给总理、给主席发短信、写信,甚至吉林一家禽企将国家卫计委告上法庭,各种自救方法层出不穷;新希望六和、圣农、华都等多家企业联名,要求对“H7N9禽流感”进行改名,去掉禽字,并且要求停止每例通报疫情情况等等。截止2月底,全国整个家禽产业亏损达到1000亿元。期间,农业部相关官员也做出积极回应,要求消费者理性看待。并且5月份,中宣部也引导媒体在报道时去掉“H7N9禽流感”中的禽字。第二季度开始,随着H7N9流感的远离,整个家禽产业才进入复苏的状态。 NO.2 生猪价格低迷/暴涨 热度:★★★★★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上半年的生猪市场,那么就只有一个“悲催”。每年的春节期间为传统的生猪消费旺季,生猪价格通常处于较好的价位,养殖户也指望能在这个时候有所盈利。但今年的情况是,生猪价格春节前就进入下跌的通道,成为十年来的首例。并且之后一直跌跌不休,到4月中旬,出栏价格已经下跌到10.5元/公斤,养殖户一头猪亏损达到300元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猪饲料生产企业也是一把辛酸泪。由于猪价低迷,生猪存栏进入去库存化阶段,饲料消费下降。饲料企业自3月开始,纷纷下调50-100元不等。 4月底,生猪价格暂时稳定之后,随即展开了疯狂得上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从10.5元/公斤,上涨至5月底的13.7元/公斤的高位,上涨幅度高达30%。一时间,生猪价格被媒体称为“火箭似上涨”,引起了行业内外众多媒体关注。并且,对于此次生猪价格出现的暴涨情况,更多人认为是以双汇、雨润等大型屠宰企业联合操作所导致。因此在短暂的一个月上涨之后,生猪价格在5月底转为缓慢下行。 NO.3 饲料原料价格上涨 热度:★★★★ 饲料原料采购成本,占据了饲料企业70%以上的成本。并且,近年来饲料原料价格大有上涨容易下跌难的趋势。这就使得几乎每年饲料原料价格都会作为年度关键词。就今年的情况来看,玉米、棉粕、菜粕等原料同比去年有所上涨。从豆粕现货价格上来看,是低于去年同期的。但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饲料企业为防范豆粕价格上涨过高的风险,与油厂定下了基差合同的采购方式。因此便出现,尽管豆粕现货价格相对去年较低,但饲料企业在今年还是需要付出比如年更高的成本。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