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4年5月13日
作者: Radka Borutova, 比利时Nutriad国际的业务发展经理
幼小动物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后,霉菌毒素可引起其发病、死亡。急性中毒可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而且难以诊断和治疗,因为在检测之前动物就会已经摄入可疑饲料。
因为不同的真菌可产生大量与其结构无关的真菌毒素,所以很难确定哪种毒素是造成疾病暴发的主导因素,即使强烈怀疑是霉菌毒素中毒的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受抑制、重要的体器官发生轻微损伤,未来的生殖能力也收到阻碍,现场发病和死亡率增大好几倍,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效益减少,体增重和饲料效率降低,而且疾病爆发上升,
鲜为人知的是,哺乳母猪采食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后,对后代产生的影响。在出生后头两个星期,已经有资料显示那些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接受玉米赤霉烯酮或其代谢产物(α-和β-玉米赤霉烯酮)的母猪,它们的后代会有较高的死亡率。据了解,玉米赤霉烯酮或其代谢产物(α-和β-玉米赤霉烯酮)是通过母猪的奶水来影响仔猪的。给仔猪饲喂被DON污染的饲料,也会降低饲料采食量,影响其免疫系统(细胞和体液),从而抑制RNA,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肝脏和脾脏出现代谢障碍。
仔猪极易受黄曲霉毒素的影响。黄曲霉毒素与核DNA相结合,从而阻碍RNA、酶和其他蛋白质的生成。它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可粘附到内质网和大分子物质上,这说明它有致癌作用。黄曲霉毒素M1可以存在于母猪的奶水中。已经证明,仔猪采食被污染的奶水后,淋巴细胞损坏,巨噬细胞免疫能力丧失。母猪采食伏马菌素污染的饲料后,仔猪会出现肺水肿疾病,在这里,奶水是最主要的传播路径。
对抗霉菌毒素有两种实战经验:
1.使用无霉菌毒素的饲料替代被污染的饲料,或者
2.在母猪和仔猪饲料中添加使霉菌毒素灭活的物质。
这样的产品不仅应该安全,有效,还应该只含有合法的添加物质。
只有正确地饲喂,并结合持续、有效的霉菌毒素管理,才是维持最佳肠道的关键,这样才可改善被霉菌毒素影响的仔猪未来的成长。
英文来源:allaboutfeed.net
译者:畜牧人编辑IRIS
![]() |
版权说明: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