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曾长期为处理食用菌下脚料(菌渣)而苦恼。现在,他们把下脚料用于喂猪,既解决了下脚料的出路,也为猪找到了新“口粮”。 粮食猪搭喂菌渣 “我们考虑到杏鲍菇下脚料中含有大量的玉米面、豆粕、菜粕、麸皮。此外,还含有20%的秸秆。而杏鲍菇生产周期短,只有五六十天,下脚料中至少还含有百分之三四十的营养成分。”4月4日,宣汉县富力达实业有限公司杏鲍菇分厂厂长黄晓春告诉记者,从去年5月开始,厂里就在当地选择了一户适度规模养殖户,进行用杏鲍菇下脚料喂猪的试验,至今已试验成功。 宣汉县土主镇石人村二组农户李怀赵,就是试验户。他家常年存栏40多头肥猪,一直以青草、红苕、包谷等原料相搭配,喂粮食猪,“两年出三槽”。从去年5月开始,厂家为他免费提供杏鲍菇下脚料之后,下脚料就成了猪儿的主食。他说:“每天从厂里拉8筐、约640斤下脚料回来,用下脚料搭配青草、红苕、包谷煮熟以后喂猪,下脚料占到50%以上。” 对于用杏鲍菇下脚料喂猪,李怀赵颇有心得。据介绍,现在,他一般在早晨9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各喂猪1次,猪儿吃了搭配下脚料的猪食,经得饿。而在以往,每天喂3次,猪儿还有点儿吃不饱。此外,用下脚料喂猪还节约了劳力,现在只需要2个劳力割草就行了,而在以前则要4个劳力割草。 “用下脚料搭配青草、红苕、包谷喂出来的猪,完全跟饲料猪不一样,猪肉口感很香。”李怀赵说,今年春节前,他出栏了20多头猪,现在,“我的猪都是屠宰场订购的!” 菌渣适宜养中大猪 黄晓春说:“目前,李怀赵算是试验成功了。等他家再养一槽,公司就准备自己发展了,把杏鲍菇下脚料利用起来。” 其实,不仅仅是杏鲍菇下脚料可利用起来养猪,其他食用菌下脚料经过选择也是可以的。据宣汉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李远江介绍,目前宣汉县有食用菌3万多亩,种类有10多种,每年生产食用菌3.12袋,约产生食用菌下脚料6000万斤至9000万斤,如果进行循环利用发展特色养殖,将为养殖户带来明显效益。 “食用菌下脚料含有香味素,此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也高。目前,金堂、青白江等地都在利用下脚料喂猪,喂出来的猪,毛都是光亮的,体质壮、瘦肉含量高。”省农科院土肥所所长甘炳成说:“利用秸秆栽培的食用菌下脚料都可用于喂猪,含有木屑的下脚料则不行。而且,用于喂猪的食用菌下脚料,不能有霉变。” 并非所有菌渣都可喂猪 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饲料所资深专家屈东介绍说,食用菌下脚料是一种新的饲料资源,它含有并未消耗完的玉米、豆粕等营养成分。但是,食用菌下脚料纤维含量高,喂小猪并不合适,毕竟小猪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健全,不易消化,食用菌下脚料一般用来喂30公斤以上的中大猪。 “并非所有的食用菌下脚料都可喂猪,含有木屑的不行。”屈东说,“不提倡把食用菌下脚料搭配其他饲料煮熟以后喂猪。”这样做既浪费燃料,又让下脚料中的一些活性营养物质损失掉了。(来源:四川农村报 杨红梅 本报记者 周金泉 特约记者 张崇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