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4年3月18日
瓦赫宁根大学的畜产试验测定了饲料中磷(P)水平对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磷保留和猪骨头质量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使用了公母猪,磷的水平从50上升到现在建议使用的130%,并测定了体重为25-125kg这段期间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和磷的保留率。 简单而言,这个研究表明了目前的建议量足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动物的性能。磷的水平低于建议量则表现出较低的日增重和效率较低的饲料利用情况。但是,体内残留的磷和掌骨灰分成正线性增长状态,这种增长一直持续到130%的最高建议量。 对于未来的应用,研究人员提出需要确定骨头灰分达到何种程度是理想状态,此时需要的磷水平是多少。当磷水平较低时,猪优先供给肌肉和瘦肉组织沉积,之后采食骨骼发育。因此,添加低水平磷时,最大程度地提升生长性能是以牺牲骨骼,骨头灰分和骨头强度的磷滞留量为代价的。 在这项研究中,公猪比母猪获得了更高的增重和更好的饲料利用率,而且它们的胴体有较少的脂质和较多的蛋白质。公猪体内没有出现更多的总磷水平。相反,日粮中磷水平低时,母猪体内磷水平较高。因此,这些结果表明,养猪场磷的利用效率对于公猪和母猪来说,应该建立在同样的机体总磷水平标准上。 英文来源: 瓦赫宁根大学的畜产所 译者:畜牧人编辑IRIS ![]() |
版权说明: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