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4年3月6日
实验检测了饲料加工参数对保育猪性能的影响,此论文在猪业大会上由堪萨斯州大学的L.L. Lewis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合作者共同发布。他们使用了180头断奶仔猪(初始重27.8磅,PIC327×1050),进行了18天的实验。
所有的日粮均采用玉米,干酒糟及可溶物(DDGS)和豆粕为基础的配方,加工参数不同作为不同的处理,处理包括以下几种:
负向对照粉料
正向对照颗粒料,转速为60rpm
颗粒饲料,转速为30rpm,细磨
颗粒饲料,转速为60rpm,细磨
颗粒饲料,转速为90rpm,细磨。
各处理之间不同的转速值代表加工中的调质时间。较低的转速代表调质的时间较长。
在实验开始前,给动物饲喂常规的驯化日粮,时间为21天。
各处理组之间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没有差异(P>0.12),但与其他处理相比,饲喂颗粒的正向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降低了(P=0.03)。
虽然各处理之间日平均增重或料肉比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本实验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用预先计划的比较项目更详细地评估处理差异。
当考虑预先计划的比较项目时,研究人员发现猪采食粉料往往会比颗粒细磨饲料获得较好的平均日增重(P=0.10),这表明加工工艺可能会对饲料利用产生负面影响,假设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结论,因为无论热加工饲料是否破碎,猪采食粉料会比采食热加工饲料获得较好的日平均增重(P=0.06)。
有了这些结果,饲喂粉料可比颗粒饲料增加平均日增重(P=0.05)和平均日采食量(P = 0.01),这点毫无疑问。
当直接比较转速为60rpm的颗粒饲料(无论是颗粒饲料还是破碎料)与粉料时,比较一致性的结果是,采食颗粒饲料改善了料肉比,这是因为其较低的平均日采食量(P=0.004),但是平均日增重则保持相似结果(P=0.60)。
颗粒对日平均增重的负面影响是没有想象到的,这可能是由于热处理降低了适口性。
如预想那样,观察到颗粒饲料改善了料肉比(6.8%),但是当日粮再破碎到原来粉料那样的颗粒大小时,料肉比则下降了。
Lewis和其合作者认为这一结果可能表明了,日粮形态(高质量颗粒与粉料相比)会更多地影响料肉比,而对淀粉糊化或其他调质原料的固有因素影响较小。
英文参考文献:
Lewis L.L., C.K. Jones, A.C. Fahrenholz, M.A.D. Goncalves, C.R. Stark and J.M. DeRouchey 2013. Feed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their effects on nursery pig growth performance. Proceedings of 2013 Kansas Swine Day, p90-94.
译者:畜牧人编辑IRIS
![]() |
版权说明: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