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人网站

全球养猪业的机遇和挑战

2014-2-27 16:28| 发布者: 007畜牧| 查看: 1805| 评论: 0

  发布日期:2014年2月11日
  作者:Mathieu Cortyl
  本报告讲述全球养猪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全球配合饲料预计产量是9亿吨少点,其中30%多是亚洲生产的。猪饲料占总饲料产量的23%,家禽料(44%)和反刍动物料(26%)。当今一半多的猪饲料都是亚洲生产的,四分之一则来自欧洲。在2012年,世界猪肉生产国际前5名分别是中国(占总量的48%),美国,德国,西班牙和巴西。

图1 农村散养在发展中国家依然常见

图3 散养投资小,但生产力也低

图3 世界范围内农场规模差异很大,但当前的形势表明行业在快递地整合

  拉丁美洲
  在南美洲,主要的生产国是巴西,其产量从2002上升到2012,占有18%的产量。近年来,主要的变化是合并和整合。 2012年, 61%的生产者被整合。据估计,约85%的猪均来自集约化养殖场,而只有15%的是散养户。密集养殖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他们拥有全国母猪的70%。散养户的数量正在减少。Luciano Roppa报道说,以圣卡塔琳娜州为例,1985年,它们有54200个猪场,共3,200,000头猪(每个农场有59头猪)。 2011年,生产单位下降了近80%(12,000),平均每个农场有516头猪,同比增长近800%。
  北美
  在加拿大和美国,过去的几年里农场的数量也急剧下降,而剩余的则变得越来越大。自2000年以来,猪场的数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2009年,在美国,50%的养殖场占据0.9%的总存栏数,而0.13%的农场拥有57%的猪。单阶段的专业大型养殖场取代了产仔-育肥养殖,订单也增加了。在巴西,由于规模的增加技术的创新,效率也提高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自2013年开始,美国的主要问题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爆发。到2014年1月20日为止,23个州共报告了2,271例确诊病例,而且,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这可能会导致两三百万头猪亏损,或占到总出栏数的3%。
  欧洲
  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少花钱多办事。”
  在欧洲,过去10年里,由于竞争,动物福利和环境方面的高标准法规,母猪存栏量减少了380万多(23.5%)。然而,欧洲总的产肉量未受母猪存栏的影响,而且,几乎每个国家每个农场的平均母猪数量都在增加。例如,在丹麦,每个农场的母猪数在2002至2011年间增长了40%。同一时期,农场的数量下降了近50%,而每头母猪每年生产的仔猪数量改善了大约20%。自2013年1月1日来,新的母猪动物福利法规出台,加上饲料价格高,迫使更多的农民停止了养殖。母猪数量已经减少了4.2%,而在西班牙,波兰,德国和意大利都观察到数量下降了。
  亚洲
  在亚洲,生产增长的速率取决于商业规模单位取代散养户存储量的速度。
  2012年,这些小规模的养殖户大约拥有中国屠宰猪的40%,菲律宾是64%,越南是85-90%。在菲律宾群岛,商业农场的份额已经从1994年的19 %上升到2013年的36%。在中国,变化更剧烈。 1983年,小户农场生产的屠宰猪占94%。1998年下降到73%,现在比总量的40%还要少。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泰国和越南,我们对比了这两个邻居的情况。在泰国,据估计,集约和合同养殖场占总生产的40 %,而在越南只占有7%左右。在泰国大约有一半的猪都在商业农场种,而越南则降到约5%的比例。因此,在泰国只有5%到10%的猪来自于小户养殖场(少于100头母猪),而在越南,一个散户农场的母猪数不到50头,近90%的农场都接近这个数据。为越南的平均性能定义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由于大型农场和散养户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小型养殖场每头母猪每年的断奶仔猪数量通常介于10到15之间 ,但较大的农场则上升到20多头 ( 21- 22)。散养户的猪屠宰时,平均体重可低至40-60公斤,但商业企业则可上升到110 kg。因此,在比较小型和大型养猪场时,每头猪每年生产的猪肉(公斤)可出现2倍多的差距。
  由于许多国家的官方数据时不可用的,因此比较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是非常困难的。在表1中,我们尝试总结了全球大型国家的常规水平。

1 全球一些国家的典型生产水平

国家

每头母猪每年的断奶仔猪数

每头母猪每年卖出的猪数

屠宰的活体重(kg

巴西

25.0

23.5

100(自由市场)到125(整合)

智利

27.1

26.2

119

中国

20-22

18-20

110-130

丹麦

30.0

28.3

120

法国

28.0

25.0

105

韩国

21.4

18.0

110

马来西亚

22.0

18.0

110-120

荷兰

28.8

26.8

118

菲律宾

19.3

17.6

88

泰国

26.0

25.2

95

USA

24.9

23.0

120

越南

20.0

19.0

110

由表可见: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差表现不同,但是发展往往会演变到一个共同点,商业规模取代传统养殖将成为常态。
  未来
  未来是怎样的呢?据最近的报道,全球人口到2050年将增长到90亿,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估计,全球在未来35年将不得不生产约60%至70%多的食物,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到2020年全球将需要20%以上的食物。根据FAO报告,到2050年动物蛋白产量将增长至少3倍,而肉类(家禽,猪,牛肉)将增加一倍,而鱼的产量将以近10倍的数量增加。集约化养殖的增加是必然的,因为耕地不能相应地增加。关键的挑战将是粮食的可持续生产,当然,随着资源的有限利用和需求,为我们的动物提供可持续的饲料,才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少花钱多办事。”他们将需要面对更高的饲料成本,法律的压力,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更多的期待。提高饲料效率将成为养殖成功的关键,而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记住一些基础知识。例如,我们必须记住,健康的猪才能生长得越来越好,低死亡率意味着较少的饲料损失。农民也将需要寻找最佳的屠宰体重,因为FCR随着体重增加。他们还可以通过提供适合体重的饲料,改善饲养技术和饲养方案,进而改善他们的盈利能力。至于饲料配方,我们必须继续寻找各个生长阶段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最佳组合。正确使用合成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也将成为提高全球猪场性能的要求。
 
  英文来源:2014年Pig International杂志及wattagnet.com网站。
  译者:畜牧人编辑IRIS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说明: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地址: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4 01: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