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很多家禽行业人士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13年。这一年,中国家禽企业遭遇了国内舆情的猛烈冲击;这一年,意图挤占市场的外国势力依然来势汹汹;这一年,众多禽企在国内外市场夹击中纷纷倒闭;这一年,还有更多的家禽企业正在雾霾中摸索前进的道路…… H7N9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河南、山东、江西、湖南、福建、河北、广东、香港和台湾共报告确诊病例148例,其中死亡46例。此外,国内还相继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10N8(江西),H9N2(香港)和H6N1(台湾)病例各一例。 此次禽流感疫情引起的社会恐慌致使全国家禽业遭受沉重打击。活禽市场一度被强制关闭,禽企持续大幅亏损,众多家禽企面临破产。截至2013年7月,全国家禽企损失超过600亿。 为应对此次疫情给家禽企业造成的持续性影响,多地出台补贴政策助力家禽企业步入正轨。其中,中央和广东省共投入财政资金1.7987亿元对广东省家禽生产给予补助。与此同时,家禽企业大幅减产以缓解家禽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据业内人士分析,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肉鸡存栏量约为2012年同比的60%-70%。 休市 2013年6月19,作为最先出现H7N9疫情的地区,上海市商务委和上海市农委发布公告称,从2014年起施行季节性休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公历四月三十日全市暂停活禽交易。 2013年12月,广东、香港两地连续出现多例H7N9病例。为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广东省工商局在12月19日发文,决定在全省各类活禽市场集中进行三次休市清洗消毒。每次休市各1天,时间分别为12月23日、12月30日和2014年1月23日。休市当天,广东省内超过3000家活禽交易档口被强制关闭,进行消毒清理。 受12月H7N9疫情和休市影响,供粤家禽出栏价在12月持续下跌,出栏量大幅缩水,禽企再次出现亏损。而活禽零售市场方面,禽肉价格未出现大幅波动。由于零售商在休市之前减少了活禽进货量,零售市场的活禽供销也未受到明显不利影响。 活禽交易 2013年,受H7N9事件影响,活禽交易一再遭到众多专家、学者所诟病。加上检验部门曾相继在多地活禽市场中检测到H7N9阳性样本,取缔活禽交易的呼声日渐高涨。 4月11日,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管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马上封闭活禽市场。12月22日,广东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专家组组长钟南山也公开发表言论,称现阶段防范H7N9最关键的是少或不接触活禽。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