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金荞麦变成宝 荞麦猪饲料已经投入生产

833 原作者: 汤艳娟 来自: 重庆日报
简介
“您一次不要挖太多了,这么重怎么背得起啊?我们来帮您吧!”11月19日,看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五岗村77岁老人汪详秀在山坡上收金荞麦,正准备在村里收“废品”的村支书袁仁贵赶紧和村民前来帮忙。

  “您一次不要挖太多了,这么重怎么背得起啊?我们来帮您吧!”11月19日,看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五岗村77岁老人汪详秀在山坡上收金荞麦,正准备在村里收“废品”的村支书袁仁贵赶紧和村民前来帮忙。

袁仁贵(左)指导村民谭仕珍将金荞麦根须晒干变成“钱”。 记者汤艳娟 摄

  五岗村距县城45公里,180户村民住在两山之间的“夹皮沟”里。10年前,当袁仁贵放弃年薪6万元的工作,被县里作为人才引进到此担任村支书时,这里仅有一条坑坑洼洼的进村土路,村民家也不见一栋砖砌楼房。因为村里1000多亩耕地非常贫瘠,这里的传统种植业收益甚微。特别是玉米等庄稼成熟时,还经常遭到野猪“洗劫”。当时,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
  “他一个人从南川住到我们村里来,宣称不带领大家致富就不走。刚开始,我们不相信他的话,担心他是个骗子。”帮汪详秀老人将一大背篓金荞麦根茎背过河,村民秦天松说,直到2004年,袁仁贵号召大家改变种植观念,在山坡上种起50亩中药材大获丰收后,大家才开始接纳这个村支书。
  “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就要践行对村民的承诺。经过多方努力,我跟太极集团签订了收购协议,让村民发展金荞麦产业有了‘定心丸’。”2005年,袁仁贵因地制宜地将村里的500多亩山坡地种上了金荞麦,并在村口建起了一个年加工能力3000吨的金荞麦粗加工厂。
  忙时在家务农,闲时到厂里务工,去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
  袁仁贵告诉记者,金荞麦种植简单,又便于管理。每年3月种植,只需施好肥、除好草后,就可几个月不用过多管理,等到11月把成熟的金荞麦根茎挖出来即可。“我们这里留守老人比较多,这个‘懒庄稼’特别适合老年人种植。”
  “我种植了8亩金荞麦,每亩可卖3000多元。平时,我还种水稻、打零工,今年,我一个人在家挣的不比孩子们在外打工少!”在一栋三层小楼前,村民谭仕珍正在整理采收回来的金荞麦。她把一堆疙瘩状的根茎清洗干净后,把剪下来的根须丢在坝坝边。
  “以后,这些根须、秆秆都不要丢了,我已经请专家把他们‘变废为宝’了,研发成猪饲料的添加剂。今年10月,这种金荞麦猪饲料已经投入生产,目前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袁仁贵看着丢在坝坝边的根须制止她,“今天,我就是带人来收‘废品’的,以后,每斤秆秆收价1毛钱,一斤须须收价1块钱。”
  “真是谢谢你啊!这下,金荞麦全身都是宝了,我再也不把这些东西扔掉了。”谭仕珍高兴地估算了一下,把这些“废品”卖掉的话,她每亩金荞麦又可多卖1000元。
  ……
  袁仁贵在五岗村发展金荞麦产业成功后,于2008年创建了“五岗金荞麦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吸引了石柱20个乡镇的2124户村民入社,从事金荞麦、金银花等3万亩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去年,该合作社实现产值近3000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0 11: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