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我国在H7N9病毒耐药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2013-11-4 10:32| 发布者: 畜牧编辑| 查看: 919| 评论: 0

摘要: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H7N9流感病毒耐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H7N9流感病毒耐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

  此前该课题组已经对H7N9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结构和受体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破解了H7N9病毒感染人的奥秘,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此次研究人员对H7N9病毒另一个重要囊膜蛋白神经氨酸酶(HA)的结构及特性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其耐药机制。

  据介绍,神经氨酸酶(HA)是达菲、瑞乐沙等抗流感药物的靶点。吴燕等科研人员对“安徽株”和“上海株”这两株具有代表性的H7N9毒株的NA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种N9在关键位点294位氨基酸上存在差异:“安徽株”N9的第294位是精氨酸(R),而“上海株”N9的第294位是赖氨酸(K)。该位点对于天然底物和抗流感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结合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进一步证明了带有K294的N9蛋白活性比R294的N9低,并且影响病毒复制。更重要的是,K294突变会导致对达菲、瑞乐沙、帕拉米韦和拉尼娜米韦等多种临床用流感病毒NA抑制剂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研究人员通过解析两种N9与四种抑制剂的晶体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其耐药的分子机制。

  不过,研究人员认为,尽管以“上海株”为代表的流感病毒对常用NA抑制剂产生耐药,但是这种突变对病毒复制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其并不能成为感染人的主流病毒。因此,达菲等常用抑制剂依旧可用于H7N9的临床治疗。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1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9: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