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野禽-鸡-人 H7N9何去何从

2013-9-6 09:11| 发布者: 畜牧编辑| 查看: 875| 评论: 0

摘要: 日前,在国家卫计委举行的在线访谈活动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人士表示,H7N9病毒并没有完全被阻断,它仍然在禽类中存在。

 

  日前,在国家卫计委举行的在线访谈活动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人士表示,H7N9病毒并没有完全被阻断,它仍然在禽类中存在。一般流感病毒在天气比较炎热时传播减弱,在比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传播,H7N9是否也会如此目前尚不清楚,但进入秋季以后,我们对疫情传播一定要加倍警惕。

  从野生鸟类到家禽再到人

  由于感染人的H7N9病毒的“凭空”出现,人们首先就会想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病毒,还是人为制造的?”

  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是野生鸟类,作为鸟类的病毒已经和鸟类共生了很长的时间。鸟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很多时候没有病症表现;有时也会出现发病的症状,但是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康复,就像我们人类得了流感。由于物种的差异,野鸟中的病毒是很难直接感染哺乳动物的,因为它们无法适应哺乳动物的宿主环境。即便存在有个别的病毒能够勉强存活于哺乳动物体内,由于野鸟与哺乳动物的接触机会非常少,这种传播发生的概率也基本可以忽略。

  家禽作为一个重要的“跳板”,完成了禽流感病毒由野生鸟类到哺乳动物和人的过渡。由于家禽是由野生禽类驯化而成的,在生理构造上非常相似,因此大部分禽流感病毒都能够感染家禽,尤其是家鸭。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家禽散养,因此经常会有家禽和野禽共享一片水域共同觅食的情况。这种“密切接触”也就造成了病毒从野鸟进入了家禽。而家禽养殖的规模化使得病毒可以快速感染多个个体。由于家禽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有些病毒能够造成个体发病,而很多时候即便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家禽本身也没有病症表现。病毒入侵和家禽免疫系统对抗的最终结果,就是病毒在家禽中以一种较低的存在率与家禽共存。

  由于家禽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它们接触,因此就会碰巧接触到“带毒”的个体,通过呼吸道有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但是,由于宿主屏障(人和禽的生理差异)的存在,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些病毒无法在我们体内存活、会被我们的免疫系统直接杀死。

  病毒变异造成对新宿主适应

  说到病毒的变异和新病毒的产生,还要从病毒和免疫系统的对抗说起。病毒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宿主体内生存,一定要变得更加容易繁殖而且不容易被免疫系统打败。病毒“选择”的策略就是产生大量不同的突变体,也就是和母本病毒有差异的后代,而这些有差异的后代哪些能够更好地生存,哪些会夭折,完全是未知的。在某种宿主中非常劣势的突变体也许会在其他宿主中非常适应,并造成大量传播。这就是病毒所经历的自然选择。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1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06: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