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禽流感在中国:20年流变

2013-7-1 09:50| 发布者: 畜牧编辑| 查看: 1181| 评论: 1

摘要:   尽管现代生物学技术让我们能够在基因水平上分析病毒的蛛丝马迹,但禽流感在中国20年的流变史,仍留下很多未解之谜。   2013年3月30日,在接到上海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息的当天,几个年轻人匆匆登上了 ...

  尽管现代生物学技术让我们能够在基因水平上分析病毒的蛛丝马迹,但禽流感在中国20年的流变史,仍留下很多未解之谜。

  2013年3月30日,在接到上海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息的当天,几个年轻人匆匆登上了由哈尔滨飞往上海的飞机。在与相关部门召开碰头会议、了解疫情后,他们直奔活禽市场与养殖场采集样本,随即搭乘飞机回到哈尔滨,将样本注射到鸡胚里培养。4月4日,根据基因分析的结果,农业部对外公布,在上海活禽市场鸽子体内发现一例H7N9病毒,与人感染的病毒高度同源。

  这几个年轻人,就是陈化兰所领衔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只要中国境内发生疑似禽流感病情,都要将动物样本运送到这里,进行检测和做出最终裁决。自2002年成立以来,这里就是鉴定禽流感病毒唯一的权威机构。

  从最早的发现到“广东鹅”毒株

  中国最早的禽流感病毒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8年,科研人员就从湖北的鸡身上分离出H5N8病毒;1980年,又从鸭子身上分离出H9N2病毒。但这些病毒都不是从发病的家禽身上找到——很多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并不引起禽类发病。

  在农业部的官方网站上,能够查询到的最早的禽流感疫情通报,是2004年1月27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死亡禽只的原因被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华社当时也发布消息说,此为“中国禽流感疫情的首发地”。

  然而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禽流感疫情的出现,比上述记载起码要早10年。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介绍说,国内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的最早发现者,应当是广东的陈伯伦,发现的时间大约在1993年前后。

  如今已退休的佛山科技学院(原佛山农牧专科高等学校)教授陈伯伦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说:1992年,广东省内的一些鸡场出现蛋鸡产蛋量下降的情况,不少人认为是减蛋综合征或传染性喉气管炎所致,甚至将其当作新城疫的一个新变种。由于误诊,当时使用的治疗方案没有起效果,养鸡场损失严重。

  长期与养鸡场打交道的陈伯伦注意到这一情况,于是就和张泽纪等人在广东省内的53个养鸡场采集了病理材料。为分离病毒,他们又自掏腰包购买试验所需的无特定病原种蛋。陈伯伦等人花了3个月的时间,经过几番检测,最终确定致病原因为H9N2禽流感病毒,研究结果发表在1994年《中国兽医杂志》第10期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对其做了成果鉴定,认为“该研究首次从我国分离到具有一定致病性的A型禽流感病毒(H9N2)”,并在当年召开的该分会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这一鉴定。

  1 2 3 4 下一页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吠声天外 2013-7-1 15:46
网页编辑们要认真点,好多文章都只能看第一页!4页的文章,页面选择和翻页的链接根本就没有!!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1 08:2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