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观点来自于第十届饲料商业配方师研习班潘军博士的《发酵原料及其抗菌肽在乳猪上的应用与展望》讲座 1、发酵稀料或湿料通过增进水分摄入、发酵产物诱食、饲料易消化、肠道调理等效能发挥作用;发酵工 厂进入猪场在中国是很快的事情。 2、市面流通的利用不同发酵菌种和方法生产的产品差异在缩小;屈指可数的几家可以将抗营养因子几乎 除掉且其它营养与安全指标还能控制好;今后需要关注干燥过程如何进一步减少活性物质损失。 3、乳猪主要通过母猪粪便接触微生物,并得以在肠道定殖。 4、埃氏巨球形菌在断奶后大量出现,说明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与饲料间存在互作; 5、断奶后仔猪继续在原栏饲养,似乎有助于埃氏巨球形菌(肠道菌群)增殖; 6、母猪没有饲喂过抗生素,但从其粪中分离出的埃氏巨球形菌中有61%菌株对金霉素、泰乐霉素具有抗性 ,说明在使用抗生素情况下,肠道菌中的抗生素耐受菌会增多。 7、将对抗生素不敏感埃氏巨球形菌作为一种益生菌给仔猪灌服,其可推迟来源于母猪粪中的抗生素耐受 埃氏巨球形菌在仔猪肠道的定殖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逐渐占上风,反映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彼 此间复杂竞生关系。 8、单独或与寡糖等化学益生素并用没有问题。但同抗生素、抗菌肽、药用植物并用需要掌握协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