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是流感病毒的克星。进入5月,随着气温攀高,H7N9疫情逐渐缓解。 6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截至5月31日,我国内地共报告131例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其中康复78人,在院治疗14人,死亡39人。目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和湖南等此前启动禽流感应急响应的7省市已全部终止应急响应。 尽管疫情警报已经解除,但闻鸡色变的市场情绪尚未散尽,家禽养殖业仍在低谷徘徊。而不少中间商做足了囤货抄底的准备,豪赌后期鸡价暴涨。 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国家禽养殖业格外脆弱,几乎每一次外部刺激都能让其经历价格震荡和行业洗牌。而逃出这个怪圈并非易事。 艰难复苏 6月1日,位于上海市曹杨路固川路的三官堂重新开门迎客。这里曾是上海市区最大的活禽批发市场。但当天,只有数量不多的摊贩“复工”,交易商品也从活禽变为冷鲜。 6月伊始,上海市启动冷鲜鸡试点销售。6月5日,《上海活禽交易管理办法》(草案)出台,规定中心城区不得设立活禽批发市场,除活鸡、肉鸡、鹌鹑允许在定点进行批发、零售外,未经政府批准,不得从事鸭、鹅等其他活禽交易。 经销崇明鸽子多年的焦霞军顺应形势,开始在三官堂销售冷鲜鸽。据其介绍,一只八九两的冷鲜鸽子,目前成本接近15-16元,但售价只有11-12元,“有时还会跌到八九块”。而在H7N9疫情暴发之前,五六两的小鸽子也能卖到17-18元。 “现在是崇明鸽子的高产期,而且过去两个月,很多鸽场积压了一大批货。”三官堂一开门,焦霞军便早早恢复营业,帮助养殖户消化库存。不过,即便亏本出售,情况仍不容乐观。 “第一天只卖了100多只,折腾到今天(6月9日),总共的生意才几百只。要知道以前,一天的销量就有6000只。”焦霞军说。 与焦霞军隔了几个摊位的商贩李洪根认为,“情况正在好转,但不尽如人意”。他主要经销江苏如东的三黄鸡,这种活禽今年3月下旬的售价为每公斤12-13元。如今,同样的活鸡经过统一屠宰后制作成冷鲜鸡出售,成本增加了0.5元/斤,但售价仅为10元/公斤。而且,近期的平均日销量约为500羽,只有过去的一半。 不止上海,5月下旬至今,安徽、江苏等地的禽肉交易亦持续低迷。据时代周报了解,最近几天,江苏省物价部门对省内各地的家禽交易情况进行了市场巡查:无锡朝阳家禽批发市场首批四五个商户率先进场,但某些摊位的日销量不足原来的1/3;连云港[-0.31% 资金 研报]超市的光鸡和熟卤鸡销售正在恢复,但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苏州农贸市场少数摊位开始经营活禽,但生意比较清淡。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