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家禽无罪 专家科学解释完败“杀鸡潮”

2013-6-8 10:07| 发布者: 畜牧人编辑部3| 查看: 1258| 评论: 0

摘要: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候鸟迁徙的结束,全国范围内的禽流感疫情似乎也进入了尾声。本报日前刊发的《禽流感袭“鸡”》一文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禽流感疫情高发期时的一些人和事上。阴影中挣扎的养殖场、北京养鸡 ...


  我了解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供应北京市场的鸡肉平均是150吨,而4月最低点时每天的供应量不到9吨,销量不到一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鸡肉出口东南亚、中亚的数量与同期相比却增长了20%,形成了“北京冷、国外热”的怪现象。这些就是无奈与挣扎的养殖场和鲜为人知的禽流感阴影中北京养鸡业的真实状况。
 

  5月19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表示,H7N9病毒在家禽行业是“五个没有”,即:孵化场没有、养殖场没有、屠宰场没有、防疫检验人员没有、鸡鸭产品更没有!这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结论家禽本无罪。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鸡?

 

  “五个没有”的背后,是谁捉弄或者摧残了北京养鸡业?这是禽流感过去之后必须深思的问题,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因素:首先是科普知识的不到位。有专家在禽流感发生时就向公众进行了科学解释,但可防可控的提示却被淹没在声势浩大的“杀鸡潮”中,科学再一次败给了“发烧”的揣测;其次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大众防御心理。养鸡、吃鸡就有可能感染禽流感,不养、不吃就能拒其于门外,建立在“鸵鸟思维”上的错误防御心理让北京养鸡业养殖和市场两头“受伤”;再次是被放大了的恐慌。禽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包括社会、心理、市场在内的恐慌蔓延、放大,这只能让无罪的鸡受到“伤害”。

 

  纵观事件前后,这一次的袭“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一次的重演。禽流感阴影渐渐散去,翟秀臣又开始养鸡了。他告诉我,19年的养鸡经历,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他希望这次的经历过去后就不要再来了,因为,小小的鸡和脆弱的养鸡业再经不起折腾了。

йվ΢Źں
12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1 19: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