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和鸡在一起,没事,不用怕。”看着参观者有些踌躇的脚步,养殖户施实会率先打开网栏,向一群红冠、黄羽的土鸡走去。“都长得漂亮着呢,撒到绿地上,跟画一样。” 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路下施村的山坳间,4户人家、30余亩土地、5万只土鸡、几座鸡舍,组成了家禽行业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产业链的前端。 作为一个养鸡8年之久的“鸡司令”,施实会的手上有着密密麻麻的抓痕,新的,旧的,层层累加,却丝毫不影响他对鸡的喜爱。 然而,2013年4月,他和宁波市所有家禽养殖户一样,被打上了H7N9“高危人群”的标签,成为禽流感重创家禽行业的直接损失者。 事情源于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禽流感感染病例……这场新病毒引发的“战役”,激发了媒体追踪的报道热情,演绎为科学家们的“解码竞赛”,也再次验证了家禽行业抵御风险的脆弱与无力。 “卖不掉养不起” “4月1日媒体开始广泛报道,我的心当时就咯噔一下,完了,肯定受影响。”作为经历过2003年非典、2004年流感、2012年速成鸡事件的业内人士,宁波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宁牧业”)董事长屠友金对N7N9有更高的警惕。 然而,销售量一落千丈的速度、强度还是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按照以往的市场销量,振宁土鸡一天能卖出1万只左右。而4月6日该公司内部紧急会议的纪要显示,其鸡与蛋的销售量在4月2日至6日发生了如下变化: 活鸡,2日销售453笼约7000只;3日销售600笼约1万余只;4日177笼3000只;5日80笼;6日一只未售。鸡蛋,2日2180斤,3日1050斤,4日870斤,5日30斤。 “3号赶上清明节,往年的销售量是2万只。而且进入立夏,江浙一带都有吃蛋辟邪的习俗,现在没人敢吃了。”屠友金说。 振宁牧业是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其振宁土鸡年销售达500万羽,产值2亿元。然而,随着长三角地区成为H7N9禽流感疫区,4月上旬沪杭宁活禽市场逐渐叫停,以活鸡销售为主的振宁牧业跌入“冰点”。 目前,公司已经关闭了位于杭州、宁波市场的所有门店。 “4月6日之后,(禽、蛋)基本卖不出去,或者低价处理。50%的苗鸡已经被扑杀掉。5月起,发放给养殖户的苗鸡量必须减少(以减少损失)。正常一个月下发苗鸡40万只,现在20万不到。”屠友金表示。 屠友金给《民生周刊》记者算了一笔亏损帐:截止4月25日,肉鸡处理销售2.53万只,正常批发价格是12.8元/斤,而现在降价处理的销售价格仅3.3元/斤;蛋产品处理销售3.42万斤,正常销售价格13.8元/斤,处理价仅3.3 元/斤……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