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危机蔓延 希望政府部门在加强检查的基础上,积极消除社会恐慌心理,让检验合格的家禽正常流通,使消费市场尽快恢复正常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身利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共有4400多万家禽养殖户,涉及上亿农民,家禽业年产值近6600亿元。但受到H7N9流感疫情影响,种苗严重滞销,导致下游产业链条几近断裂,不仅给种鸡企业和养殖场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为后期市场有效供给埋下隐患。刘身利认为,这场危机已伤及家禽产业的根本,必须尽快拿出应对措施。 业内专家认为,稳产业需先稳人心。为避免过度恐慌伤及无辜,对一些敏感病毒命名时国际上甚为谨慎,一般倾向于中性命名。1964年美国生物学家布林伯格,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身上发现乙肝病毒,未将其简单命名为澳大利亚病毒。记者在对各地龙头企业和养殖户采访中发现,为H7N9流感正名,将“H7N9禽流感”更名为“甲型H7N9流感”呼声最高也最迫切。 “禽流感看起来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称呼,但一个‘禽’字却重创了家禽业,导致上亿农民切身利益受损,代价实在太惨重。”广东省禽流感专家组专家毕英佐教授说。他认为,命名欠妥正误导公众,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H7N9病毒首先在人身上发现,而后仅从市场上几个家禽样品中检测到,目前尚未明确病毒是否源于禽类。而且该病毒对家禽都不致病,命名为“禽流感”似显仓促。根据1980年WHO公布的流感病毒新的统一命名法,H7N9主要宿主为人且对人有很强的致病性,正确的命名应为甲型H7N9流感病毒。实际上,为病毒正名在我国已有先例。2009年我国爆发流感,最初被命名为“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及时缓解了社会对猪行业的过度恐慌。 目前H7N9流感只在局部地区出现,尚未发生人传人的现象,同时在养禽场中并未检测出H7N9病毒。“希望政府部门能在加强检查的基础上,积极消除社会恐慌心理,让检验合格的家禽正常流通,使禽类消费市场尽快恢复正常。”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总裁温志芬说。 走出困境靠什么 虽然政策扶持不可或缺,但家禽业要走出困境,最终还得靠自身苦练内功 “在市场出现非理性恐慌时,国家比照生猪行业做法,尽快出台禽肉收储政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煦告诉记者,由于市场严重滞销,目前很多企业加工的禽肉,只能储存在工厂或中间商的冷库内。虽然这些企业表面上还在生产、经营,但如果疫情迟迟不能缓解,最终会库满为患。“我们希望国家能出面收储经检疫合格的禽肉产品,以缓解行业的暂时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