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水产 水产科技 查看内容

引起埃及胡子鲶死亡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2013-2-27 08:53| 发布者: yisiyi| 查看: 934| 评论: 0

摘要: 广东省斗门,有一个埃及胡子鲶养殖池塘,面积2亩,水深1.2米。2011年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0克/尾的埃及胡子鲶苗种3万尾,2012年6月初平均规格达到1.5千克/尾。一直投喂从菜市场收购的鸡肠、鱼肠等动物屠宰的下脚料。 ...
广东省斗门,有一个埃及胡子鲶养殖池塘,面积2亩,水深1.2米。2011年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0克/尾的埃及胡子鲶苗种3万尾,2012年6月初平均规格达到1.5千克/尾。一直投喂从菜市场收购的鸡肠、鱼肠等动物屠宰的下脚料。

平时一天有几尾鱼死亡,2012年5月上旬开始,死亡量增加,每天死亡100尾~200尾,随着天气炎热,死亡数增加,有时一天死亡达1000尾,经过多次水体消毒、并拌服抗菌药物没有明显效果。5月26日现场观察水色浓黑,水面有大量死鱼,活鱼争抢摄食死鱼。上午9点测定水温30℃,用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pH值8.1,氨氮8.1毫克/升,亚硝酸盐测不出,溶解氧0.3毫克/升。

发病鱼多数腹部膨大,发黄,有的头前部溃疡,有的体表轻微出血。经解剖观察,多数死鱼有大量淡红色腹水;肠胃空虚,无炎症;肝脏呈土黄色;脾脏肿大发黑;肾脏水肿,有的肾脏有小白点。

6月8日取3尾发病鱼,对其中2尾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腹水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在常温下培养48小时后,在培养基上长出白色隆起、边缘整齐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杆菌。经过16SrDNA测序比对,确定该分离菌为 爱德华氏菌。

分析:1.因爱德华氏菌感染鲶形目鱼类引起发病,是黄颡鱼、杂交鲶、斑点叉尾的主要致病菌,本病例在池塘养殖的发病埃及胡子鲶(革鲶科)体内肾脏出现“白点”症状。2.本病例发病时,池塘长期投喂动物性饵料,使水质严重恶化,因病死亡鱼没有及时捞出,被未发病的鱼摄食,造成不断传染,这些都造成药物控制效果不好。

唐绍林雷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17: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