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新闻媒体曝光向肯德基等供应鸡肉的养殖场存在违规喂养人体用药、鸡只在出栏前仍违规喂药、监管部门检验检疫形同虚设等种种黑幕。 随着此事的发酵,一时间舆论哗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肯德基等洋快餐使用“八只脚鸡”、“四只翅膀鸡”、“蜈蚣鸡”等等的“都市传说”都颇为流行。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基于长期的“生活经验”,对速生鸡、肉鸡、洋品种鸡等概念的天然不信任。 毫无疑问,无良商家无论是基于追逐利益还是管理不善,给饲养肉鸡喂养过量抗生素都是违反行业规则乃至国家法律的。而给鸡喂养激素的问题同样也是如此,同样违反了法律法规。 喂激素违法且不实际 “在饲料里加激素肯定不行,是违规的。不过有些时候如猪发高烧,可以打点激素类药物,给猪退烧,这是可以的,就如同人看病也有激素类药物,但是直接当饲料喂鸡是违法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丁焕中教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查阅我国法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里面明文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违反者将受到处罚。 不过必须指出的一点就是,给“鸡喂激素”和“现在的鸡长得快是喂激素的结果”这两者并不等同。也就是说,“给鸡喂激素”是违法的,但是饲养肉鸡并没有任何问题,肉鸡长得快是其品种问题,而不是喂激素的结果。 其实所谓“速生鸡”这个说法,在学术上其实是不存在的,这个名字带有“催快”的暗示。而肉鸡生长快,是生物学上遗传育种的结果。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速生鸡的说法并不恰当,因为目前养殖肉鸡的品种就是42天出栏,这需要一个严格的规程。 “现代鸡种通俗讲就是杂交鸡,其原理类似于杂交水稻。在鸡的良种繁育体系中,首先在标准品种(或地方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纯系,然后通过配合力测定,选出生产性能最好的杂交组合,这一特定的纯系间的杂交组合即构成配套系。配套系组建后,进入扩繁阶段,各纯系以固定的配套组合形成祖代,再由祖代繁殖父母代种鸡,最后通过父母代种鸡杂交产生商品代鸡,商品代杂交鸡就不能再做种鸡使用了。”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学院罗庆斌副教授告诉记者。 由于肉鸡的品种是需要通过不断繁殖下一代来进行改良的,所以肉鸡增肉速度是随着时间的递进而增加。根据楼梦良的《家禽育种》,世界肉鸡的平均出栏肉龄在1935年95天,体重是1300克,到1960年就是67天和1500克,1986年是45天和1800克,1995年是40天和2000克。而到了21世纪,肉鸡的生产性能还在不断上升。以我国为例,2005年修订的《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规定肉鸡在6周龄(42天)的体重指标为2420克,这可谓一个行业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