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21日讯 近日,央视再度曝光“速成鸡”的惊人内幕:一些养鸡场违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养殖白羽鸡,一只肉鸡40天内至少吃了18种抗生素,速成鸡提供给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企业。 众多的药企或者添加剂厂商,利用市场的混乱和监管的失效,诱惑着养殖户大量使用禁用药品和添加剂,更让事件进一步发酵。 但在台湾,每周“速成鸡”消费量超过380万只,却很少出事。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台湾的“速成鸡”,比大陆更“速成” 在关于“速成鸡”的众议纷纭之中,有一种论调是对“速成”的担忧。然而,众多专业人士已经普及了“常识”:40天速成鸡在世界各地其实都是允许的,而且是常有之事。昨日,导报记者在台湾宜兰礁溪郊外的一家养鸡场里,见到了“快速成长中的台湾鸡”。 八个大鸡舍,每个长100米,宽12米,可以容纳16000只鸡。这里的“速成鸡”,也就是白羽鸡(台湾称为白肉鸡),这种全世界养殖规模最大的“速成鸡”品种在台湾更加“速成”,平均35天就出栏(台湾称为“出鸡”)。 “所谓‘速成鸡’,就是工业化生产,这是世界标准,跟用药无关。”老板林鸿集不但在台湾经营四家养鸡场,更是台湾养鸡协会常务理事,每家存栏数都是10万只以上。他拍着胸脯保证自家“速成鸡”没问题,“我家吃的三杯鸡都是自己养出来的”。 对于大陆养鸡场为了降低成本,凭经验饲养、凭感觉用药,造成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新闻,林鸿集也听说过。对此,他坦言,台湾的养鸡场也用抗生素,因为鸡养得那么密,不生病的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毕竟这是最便捷的鸡病药物。 在宜兰礁溪的一处育苗场,导报记者看到每只刚孵出来的小鸡,都要在生产线上“洗澡”,就是把疫苗药物溶化在水里,喷淋在鸡苗身上。这种疫苗喷淋在35天的生长周期内,要做2—3次。为了避免疫苗过敏,会用抗生素来缓和刺激。 虽然跟大陆养鸡场一样离不开抗生素,但与大陆分散的小养殖户能在几乎不受制约的环境中获取抗生素不同,台湾的养鸡场获得抗生素的唯一来源,是电宰场。 环环相扣管控药物,“特派员”驻厂查活鸡 所以,按照台湾“农委会”畜牧处朱副处长的说法,他们只要管控好电宰场,保证这几家进的药品都是经过检测合格的,就可以控制市场流通的全部药物。 原来,台湾的所有“速成鸡”都必须卖给电宰场,宰杀清楚后再进入市场。电宰厂主要业务当然是宰杀活鸡,此外还包括提供鸡苗、饲料、药物,甚至清扫鸡粪等。“我们都是他们生产线上的一环。”林鸿集说,如果自己私自买药,电宰场就不收鸡,那就亏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