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到成品鸡只需要45天,高温封闭饲养”。 “在里面看见大量的工业盐、氯化胆碱原料,试验室还看到重金属类的硝酸银”。 “按公司的要求,一个棚里装五千只鸡,密度大很容易生病,要不断的喂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给肯德基供货的山西粟海集团在鸡饲料中添加药物,原料鸡45天速成,其饲料甚至毒死苍蝇。该报道撩拨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引起轩然大波。 公众主要关注快大肉鸡生产的几个问题:肉鸡45天长成是否为激素所致、鸡饲料是否安全等。南方农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众多业内权威专家和养殖户,他们大多认为,引起风波的报道存在严重问题。 45天出栏是正常品种性状 肉鸡45天上市不正常吗?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育种研究室主任王克华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因为增重快,白羽肉鸡是全世界通用养殖品种。王克华介绍说,“白羽肉鸡42天上市,属于基础代谢功能的调节,是由遗传选育造成的,不是饲料添加剂的功劳,即使是谈之色变的三氯氰胺、瘦肉精之类也不能有这种效果。” “广东很多养100多天的品种,属于地方鸡种,怎么养都是3斤左右上市;工厂化饲养的白羽肉鸡都是国外的品种,生长到6周后体重却能够达到4—5斤,如同黑人、黄人和白人的差别,属于品种差别”,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家禽研究室副主任张敞认为,缩短肉鸡生产天数,提高上市活重,首先是在品种差别的基础上,饲料、添加剂因素都是次要的。“一只养120天的地方黄鸡,不管喂什么,上市天数差别也就10多天,不可能缩减到40天。而白羽肉鸡,经过国外专业育种公司的长期选育,其生长速度却已经能够达到这个级别,好的饲料只是缺什么补什么,满足所需营养,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 一般肉鸡品种分为快大型肉鸡和优质型肉鸡两大类,这两者主要区别又在哪里,速成是否是“揠苗助长”? 张敞认为,这两者的主要差别在肉质,40天左右长成的快大鸡,白切食用时会感到纤维较疏松,风味较淡,原因是很多香味物质没有充分沉积,味道不是上佳的。而很多地方品种,养殖周期长,且多为“走地鸡”,经过长期的奔跑、锻炼,肌肉纤维更紧凑,“劲道”、“嚼头”更足,风味沉积较多,味道更好。不过这些影响风味口感的成分跟营养没有什么关系。 白羽肉鸡用药符合国家规定对于报道中提及药品,王克华认为,饲料中不可能添加硝酸银,“一般作为实验室检测试剂,可以用来检测氯化物,并不违反安全规范。”同时,氯化胆碱是而是合成生物体甘氨酸的中间反应物,是必须营养物质。对此,王克华分析说,经过多年的发展,肉鸡行业用药已经相当规范,“国家对违禁药品监管力度很大,生产、经销环节从专业角度看已经控制住了,市场上出现的都是国家允许用药,区别只是不同的药品休药期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