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肉鸡45天"速成"有何不可?

2012-11-27 11:40| 发布者: 冬天的太阳1| 查看: 5170| 评论: 13|原作者: 冬天的太阳1|来自: 腾讯网

摘要: 近年来,肉鸡的生长速率一直在提高,使得“速成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速成鸡"45天就出栏,是不正常的?

  近年来,肉鸡的生长速率一直在提高,使得“速成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与一般人认为的不同,自现代养鸡业1950年诞生于德国起,那种肉鸡动辄就需要半年慢慢喂养才能出栏的情况早就成了历史。养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肉鸡40天左右出栏(指长到可以宰杀的重量),在世界范围都属于正常水平。实际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计算,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都是在42-48日出栏的,其中最常见的是45日出栏。

  而根据《明镜》周刊的报道,在现代养鸡业起源的德国以及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美国,一些养鸡场甚至还存在33天即可出栏的肉鸡。

  通过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近7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肉鸡生长性能是如何稳步提高的。在1935年,肉鸡成长到1.3kg的体重需要耗费90天,而到了1986年肉鸡仅需45天就可以长到1.8kg,而根据2005年修订的《中国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肉鸡在42天的体重达到2.42kg也是正常的。

1.png

  其实肉鸡生长速度很快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常识”,只是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而已。这里再用北京烤鸭的原料北京鸭做一下类比,也许就能发现“速成鸡”并没有那么夸张,刚出生时的北京鸭体重约56克,而经过42天的喂养和填鸭,不少鸭子出栏时体重甚至可以达到3kg。

   是什么导致肉鸡的生长周期缩短,成为“速成鸡”?

  几十年的精心育种和现代化的饲养方式造就了“速成鸡”的高速生长

  此次被曝光的“速成鸡”是隐性白羽肉鸡,这种肉鸡也是现代养鸡业使用的“快大型”肉鸡的代表品种,此类型的肉鸡生长迅速,肉块大。而这种肉鸡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异的性状,完全得益于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和现代化的饲喂方式,与激素催熟没有任何关系。

  科学的育种:白羽鸡是从白洛克(或白温多得)中选育出来的。而今天白羽鸡的快速成长,主要得益于鸡种的不断优化和改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2kg肉鸡的生长周期已从1976年的63天缩短到2007年的仅需33天。

  事实上,种鸡的选育到今天仍然是个高科技产业。中国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的引进白羽鸡种鸡后,鸡肉产量才有了飞跃。而根据《明镜》周刊的报道,由于育种难度大,到今天,肉鸡育种技术仍然仅有少数企业掌握,全世界75%的肉鸡鸡种来自于安伟杰和科布·范特斯这两家公司。

  合理配比的饲料:白羽鸡从雏鸡到出栏,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有着不同的需求。与传统的一把米养到底的方法不同,现代的养殖方法会科学地根据白羽鸡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和营养需求,将玉米、面粉、小麦、豆粕、油脂、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原料进行配比,提供适合每个阶段的饲料配方,从而为白羽鸡健康、快速的生长提供必备条件。此次曝光养殖企业的操作也符合常规,即按需求分三个阶段给予肉鸡“补营养”,“长骨骼”和“长肉”三种不同饲料。

  标准化的管理:现今的规模化养殖场,白羽鸡生长的鸡舍其实是一个可以自动控制温度、湿度、负压的全封闭环境,这为鸡的成长提供了稳定、适合生长的环境。而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条件,如建立符合白羽鸡生长规律的光照、喂料、供水、通风等程序,以及按鸡群生长规律分阶段饲养等手段,都确保了白羽鸡从鸡雏到出栏的快速、并精准到天的成长。

2.png

  养肉鸡使用激素无动力:激素会增加死亡率,促进生长的作用却不明显

  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根据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动物饲养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张宏福的说法:“激素的成本不仅高,技术要求复杂,而根据众多实验数据表明,添加使用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死亡率。”(肉鸡在生长过程中会自己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而激素作用于肉鸡生长是有阈限的,即达到阈限后就不会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其它不可控的生理反应。)

  2007年农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兽医局巡视员李金祥也证实了添加激素有害无利的说法,他表示:“如果添加激素来促进生长,会导致鸡的死亡率增加,而高死亡率对任何一个养鸡场来说都是承受不了。所以即便使用激素促进了肉鸡的快速增长,高死亡率也会抵消这种收益。肉鸡饲养使用激素这种说法是很不现实的。”

    速成鸡不放心,柴鸡土鸡吃着营养又安心?

  柴鸡土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含量甚至低于速成肉鸡

  事实上,从营养价值来说,不论是肉还是蛋产品,柴鸡和速成肉鸡都无显著差异。根据2008年6月出版的《今日畜牧兽医》上刊载的论文《不同品种蛋鸡散养对鸡蛋营养成分的影响》,柴鸡蛋的脂肪含量较鸡场蛋仅高约1%左右,胆固醇含量也微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相反,来自《当代畜禽养殖业》的论文《粗放散养和规模养殖条件下鸡蛋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的分析结果则表明,由于复配饲料当中所提供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为充足,鸡场饲养鸡的鸡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略高于柴鸡蛋。肉质上,来自河北农业大学的论文也通过柴鸡和鸡笼养鸡对比研究发现,这两种鸡肉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差异。

  央视《东方时空》在这次速成鸡曝光后也就此事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朱毅,他也证实了养肉鸡加激素无助于生长的看法。

  养肉鸡会加抗生素:但抗生素只可抗病,并无催熟增重效果

3.png

  知名食品安全科普作家云无心,在一篇文章这样描述抗生素的争议:“肉鸡的生产方式,自然也有饱受争议的地方。它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是鸡舍很拥挤,必然导致空气质量较差,排放气体中高浓度的氨对于鸡的眼睛和呼吸道都容易造成损伤。而大量的鸡挤在一起,也容易导致和传染疾病,因此不得不使用抗生素。”可见,抗生素的作用只是对为了应对难以避免的细菌感染,所以在学术界争议也只局限在抗生素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一直与增重无关。

  需要补充的是,虽然养殖过程会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设置停药期,使得肉鸡体内的抗生素自然代谢,降低至符合相关标准后才可出栏宰杀。

  "速成鸡"只有中国人吃,外国人不吃吗?

  “速成鸡”物美价廉,早就风靡全球

  前面已经提到了,生长速度快,产肉丰富的肉鸡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世界养殖业的成果,自然不是由中国人“独享”。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印度分别产出了1千600万吨、1千万吨、900万吨,250万吨和220万吨的鸡肉,其中大部分都是“速成肉鸡”。

4.png

  单以美国为例,全美国有2万个左右的养鸡场,每年生产近90亿只鸡,每个美国人每年需消耗40公斤左右的鸡肉。但在全美国“有机鸡”和“走地鸡”的产量仅为全部的2%,其余的都是“速成肉鸡”。

  速成鸡或许主观上让人难以接受,可和土鸡比起来却身家清楚、营养丰富而且物美价廉;虽然口感较土鸡差,但安全性还更胜一筹。消费者仅仅因为经验就认定"速成鸡"不好,显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2

已阅
7

支持
3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mstdd 2012-11-27 13:42
好,实在是好!
引用 冬天的太阳1 2012-11-27 13:59
  最新速成鸡受到了大伙的关注,这也许是一种荣幸,看到微博上、新闻上、论坛等各大媒体都在报道这个事情,这其中的原因很让人怀疑,难道是因为这是肯德基、麦当劳的供应商吗? 还是有别的原因? 在中国食品安全,大家还这么的大惊小怪,感觉到很奇怪的。

  这则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专家进行了澄清,但都难以服众,是消费者听不懂其中的原理,还是大家现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失去了信心。

  速成鸡出现的问题,是暴漏了很大的问题,但并不代表着45天养成的鸡子就存在着安全隐患,不要盲目的听从了网上的传言,到最后弄得人心惶惶的,最终却是一场闹剧。
引用 小人物 2012-11-27 14:58
白羽肉鸡,为什么要配蛋鸡图呢,央视也是如此,整篇报道没有肉鸡,肉种倒是出现了。
引用 小马哥 2012-11-27 16:09
我们的记者都是前清的秀才转世的,可以原谅。

另外一面,说明我们业内的认识宣传不够。姚明的身高为何不是说吃激素才长成的呢。
引用 lingyun 2012-11-27 16:10
肉鸡难道不是抗生素维护生长吗
引用 萧瑟秋风 2012-11-27 22:00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还得向大众普及知识啊
引用 zjl502 2012-11-27 22:30
国内外养鸡模式,生长数据类似,不同的是药残!
大华农收购的正典,药残也是一部分科技含量
引用 lmstdd 2012-11-28 07:4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引用 蔡明田 2012-11-28 19:15
记者脑子有问题啊 ,为什么不问问专家再说话
引用 李业明 2012-11-30 12:00
白羽肉鸡可以借此机会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走进消费者,就赢得了消费者!!
引用 danfu2006 2012-12-9 10:58
      “养鸡速成不足忧 滥用抗生素或是最大隐患”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饲料营养研究室主任卜柱表示,现在的肉鸡一般生长周期42天~49天,最多56天就必须出售,对于养鸡产业来说,抗生素使用过量是一个主要问题。
  肉鸡根据生长周期不同,其饲料使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生到3周,属“肉小期”,第二阶段是3周到5周,属“肉中期”,第三阶段是5周以后,叫“肉大期”,各个阶段为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添加不同的饲料。
  “在第一第二阶段,养殖企业可能会大量使用抗生素,因为害怕密集养殖的鸡得传染病死亡,但是到第三阶段,抗生素的使用就停止了,因为根据规定,一些抗生素指标要检测,而抗生素经过一周左右就可以排泄出去,这样就可以保证合格。”但是,如果在前两个周期抗生素使用过多,也会残留到第三个周期,同时如果加得太多,鸡也会死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允许可以给家禽使用的抗生素数目有限,大概有十几种。“产蛋鸡是明令不许使用抗生素的。”
引用 liuminjia 2012-12-19 16:35
不论几天出栏,只要不要滥用抗生素就行,现在都不敢吃鸡肝~~外国人吃内脏的少,中国人可什么都吃!做食品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安全~
引用 Bikeylee 2012-12-26 21:10
真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查看全部评论(13)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07: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