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国内反刍 查看内容

面对“洋奶粉”围攻 国货如何突围

2012-11-23 09:26| 发布者: 冬天的太阳1| 查看: 912| 评论: 6|原作者: 冬天的太阳1|来自: 新牧网

摘要: 08年的乳业风波让“洋奶粉”涨价显得肆无忌惮,国家发改委也曾对带头涨价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可收效甚微。

  08年的乳业风波让“洋奶粉”涨价显得肆无忌惮,国家发改委也曾对带头涨价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可收效甚微,德国奶粉第一品牌喜宝的董事长斯特凡喜宝(StefanHipp)曾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奶粉价格最高的国家。

  前不久,雀巢德国原装进口的超级能恩系列婴儿奶粉,被指以加赠量勺的名义变相提价,涨幅达10%,最近,美赞臣、多美滋等洋品牌的提价潮也随之而来。一季一涨价成了洋奶粉在中国的惯性。奶业专家指出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不信任心态,是助长洋品牌提价的原因,也让一些滥竽充数的假洋奶粉在国内大行其道。11月6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新一批进口不合格食品中,有超过23吨洋奶粉因查出质量问题被禁止入境。

  “洋奶粉”一季一涨价

  据媒体报道天津市几家超市和母婴用品店,每家店洋奶粉种类都明显多于国产奶粉,价格也普遍贵出1倍多,部分纯原装进口奶粉甚至超出将近3倍。在大沽南路一家母婴用品店里,摆放了6个奶粉货架,在售的15种奶粉中,洋奶粉占比超过8成,除了多美滋、雅培等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还有不少标注着“荷兰进口”的新面孔。价格方面,1、2、3段洋奶粉800克到1000克装售价普遍在200元到500元左右。

  在天津市各大卖场销售的雀巢超级能恩婴儿奶粉1、2、3段的包装已由900克“瘦身”到了800克,但价格却依然维持此前的351元、331元、299元。此外,美素、多美滋优阶贝护等奶粉因换包装而上调了20元至30元。

  “这几年,洋奶粉升级、换包装、送赠品都是噱头,其实就是变相涨价,而且涨价频率越来越快,过去也就是半年一涨,现在几乎是每季都涨一回,涨幅在10%到15%左右。”一家连锁超市奶粉销售人员透露,去年共涨了6次,今年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接到5次调价通知。

  虽然洋奶粉越贵越涨、越涨越贵,但不少销售人员表示,洋奶粉的好人缘却没受丝毫影响。解放南路上一家超市的销售人员表示,洋奶粉的月销量几乎能高出国产奶粉2倍,部分国产品牌奶粉销量甚至不及个别高端进口奶粉销量的20%。对此,一些前来选购洋奶粉的消费者这样解释,“贵有贵的道理,产品质量有保障。”

  质量与国货相差不大

  据了解,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配方奶粉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这除了与洋品牌自身在华高价位、高利润的定价策略有关,流通环节过多也是重要原因。

  事实上,洋奶粉在进入中国前并非奢侈品。目前,澳大利亚鲜奶零售价每公升约合1.03美元,价格低于瓶装水。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由于在海外,奶粉从出厂到零售店,中间流通环节较少,然而洋奶粉要进入中国零售卖场,除了关税、运输费用,还要经过4个渠道。德国喜宝中国区总经销商、广州妥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小勇介绍,包括中国区总代理、省市级经销商、区县分销商、终端门店,“算上这4个渠道需要的利润,洋奶粉价格上浮50%也算合理,但近几年原料成本下降、关税下调,洋奶粉还比海外价格高出2倍到3倍,甚至更多,这就不正常了。”

  那么,高价格是否对应高质量呢?著名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洋品牌奶粉配方和国产奶粉并没太大不同,即使奶源相对较好,也被运输时间抵消了,整体质量与国产奶粉相差不大。”对此,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依然抱着对本土品牌不信任的心态,这不仅助长了洋品牌提价,还让一些滥竽充数的假洋奶粉大行其道。据一位奶粉进口商透露,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新品牌洋奶粉,有的只是进口了国外原料奶粉,然后在国内或国外注册一个洋名商标,就摇身一变成了进口奶粉,其实该品牌在其标注的原产地根本不存在。

  中资企业联手海外奶源

  面对洋奶粉一路飙升的走势,国产奶粉始终在寻找逆势突围的锦囊。11月1日,广州安世乳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宣布联手澳大利亚AuscoPak公司,向中国内地市场引进澳大利亚原装进口奶粉“澳咪娜”;与此同时,海王集团旗下的海王健康科技也计划与韩国Pasteur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新品;蒙牛集团也在积极与欧洲乳业巨头ArlaFoods(欧世)联合打造丹麦原装进口的欧世蒙牛奶粉。王丁棉介绍,目前,像这样借力海外突围国内市场的中资企业不下50个,并且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由于进口原料奶粉市场价格下跌,直接利用海外奶粉原料,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还能改善自身品牌形象。”王丁棉说。

  除了贴牌生产洋奶粉,中资企业还十分关注海外牧场资源。近日有消息称,上海鹏欣集团有望在12月完成对新西兰16个牧场的整体收购,如果收购成功,这将是近年来中国企业最显赫的一次牧场出海投资。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员宋亮曾认为,中资“洋奶粉”正在拓展市场,未来将可能对几大外资品牌垄断的格局产生冲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1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山中的漫游者 2012-11-23 12:24
民众的信任,就是市场啊
引用 冬天的太阳1 2012-11-23 14:19
  这种现象难道不是我们所说的崇洋媚外吗? 在中国,有钱人不是少数,大家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必然的,这代表我们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吸收外国文化的时候,剔除糟粕,是很重要的。

  大部分人们都去买外国的奶粉,主要是想得到健康保证,中国出现的食品安全不只是一例两例那么简单,这也是国民对中国的奶粉市场存在了很大的怀疑,并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消费者身上,他们只是想得到健康的食品而已。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就不能有领先的代表呢? 保证大家健康的同时,对于自己的经营来讲,想必大家都会很清楚的,为什么那些企业都不清楚,却不执行呢?
引用 饲料与畜牧 2012-11-23 15:44
中国乳企业,希望能回归营销的本质,将钱花在质量控制、奶源建立上,广告宣传,这个真可以少!
引用 风雨无阻 2012-11-24 18:56
中国的乳品搞好质量,取信于民众,自然就有竞争力!
引用 haiyangzhixing 2012-11-26 08:30
问题是:三聚氰胺之后,我们还敢信任国产的奶粉吗?那可是给咱们孩子的食物啊!说实话,其他东西可以买国货,奶粉坚决不买!!不再信任国产的奶粉!!一帮无良的商人!!
引用 焱小猫 2012-11-26 11:33
情何以堪啊。。有关部门的不作为

查看全部评论(6)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09: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