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与中国经济展望 1, 欧洲债务危机将随时间的推移逐步从泥泞中缓慢复苏,当然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五国要忍受住财政紧缩期的政治与福利降低时期的持续的震荡与阵痛期,但以德国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为首的经济引擎相信会带领欧洲逐步走出泥潭。当然国际贸易的垄断与反垄断,已经是常态化!尤其是对中国养殖业中的肉鸡出口的贸易壁垒将愈加严格,从这方面讲将促使国内养鸡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升级与结构调整,尤其是药残这一块! 2, 美国的第三次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已经随奥巴马的重新入主白宫而提前尘埃落地并迅速执行,这意味着世界经济从此以美国再次动用印钞机而引发新一轮的通胀压力!而这种货币政策与今日之世界经济的通缩的现状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经济学上与实际生活中的独有的歇涨现象。 3,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分为三种诱因: 1) 国外的:以美国的格林斯潘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为主要始作俑。 从而引起世界性的大宗商品全面上涨,如石油。美国一位议员曾经说过一句很尖锐但也很实在的话:要想掌控世界,只要掌握了石油与粮食就已经足够!!这也从侧面上反应了为什么美国布什时代会发动伊拉克战争,为什么会支持阿拉伯之春,为什么要对伊朗威摄,为什么美国大量的农场主的粮食不全部出口却去制造工业用亏损严重的要大量财政补贴的酒精(这一点上与我们中学时期所熟悉的大量牛奶宁肯倒入海中类同!)。。。。 而石油期货是大宗商品期货之母,一旦国际石油上涨,3-4个月后必会通过价值链逐步传导至我国,从而引起养殖业中的玉米,豆粕等原料的全面上涨。一个豆粕对外依存度达到70-80%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丢失的国内养殖业,必然会出现猪CPI类似的全面通胀。 2) 国内的:中国国内货币政策现在的格局是以外汇储备为基准,即以国内企业出口与国内个人持有的外汇额度乘以人民币汇率,来发行人民币额度,这导致了以出口导向型的人民币被动发行模式的出现。极易受美元为首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且在美国为首的为转移本国经济与政治矛盾,逼迫人民币持续升值。从而导致国内人民币持续泛滥成外国输入性通胀,而因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又会导致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持续下降的两难境遇。 从总体看这一趋势短期内甚至很长历史时期内,不会改变!所以现在国家政策已经进行正式提出变出口导向型向以刺激国内消费为主的战略调整。 3) 投资性:中国经济的引擎有三,一:出口;二,投资;三国内消费。十几年来各地以土地财政及基建投资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加速了中国经济全面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强了社会与各行业的繁荣。但也正是这种以政绩,以GDP为重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以前或者今后的看不见的隐形的通胀祸根所在,这一点香港经济学者郎咸平已经尖锐指出。只要政府官员控制不住这种以政绩为主要考核业绩的投资冲动一日不停止,那么以大规模政府基建投资引起的通胀永远不会自动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