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各环节利润 农民收入有保障 德国的菜农、果农、粮农、养牛专业户都各自组建了合作社。而各合作社之间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在生产加工、收购、销售、信贷等各个环节建立了自成一体和联合经营的业务网络,从而产生较好的规模经营效益。合作社常常对农民购买种子、播种、储存、销售等工作制定详细计划,尽量避免农民未来种植的盲目性。 合作社也不赢利,除留下必要的开支外,绝不多留成,而是分配给农民。农民作为股东,能分享到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利润,收入也得到切实的提高。 合作社负责销售 农产品难现滞销 农产品销售是一门学问。农民会种地,但不一定会销售。德国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出售方式,但只有少数经济实力强的农民自买运输工具,自己到农贸集市或在自家园子里出售农产品,绝大多数农民都乐意让合作社代卖,因为这样既省钱又省力。更重要的是,合作社一般都经营有方,使农民尽量多得益。农民也不会出现因流通不畅而导致农产品滞销或烂掉的事。 每逢收获季节,农民将生产的农产品送到合作社,对远离合作社的农民,合作社派专人到农家收集。合作社利用自己的设备负责分类和包装,然后,由合作社的销售人员,按合同将各种农产品送到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 在蔬菜和水果产出旺季,有条件的合作社会将部分产品速冻储存或加工成罐头,以便在淡季出售。 农闲季节,合作社有关人员不断跑各大超市、批发商场,还经常到国外市场了解市场行情,以帮助农民制定第二年的种植计划。 提供咨询和培训助农民提高素质 德国农业合作社协会对合作社的具体业务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并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大量关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信息以及技术培训。另外,协会定期举办合作社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机械维修技术、农产品质量保障和生态农业发展等专业培训。 近年来,德国政府倡导发展生态农业,农业合作社举办了各种培训班,并参与了废品、废料的回收和循环再造工程,为农村地区拥有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扩大了农民收入的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据《欧洲时报》、路透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