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一个以生猪、肉羊为主的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日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创建湖北省畜牧强县工作方案正式出台,并以长政办文[2012] 114号文件付诸实施,具有极高的“含金量”。 一是建设目标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黄金十年”战略机遇,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以提高畜产品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调结构转方式为重点,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总要求,把长阳打造成为湖北省畜牧强县、宜昌市生态畜产品基地和武陵山区畜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实现畜牧经济跨越发展。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年出栏肉羊60万只,家禽出笼100万羽,肉类总产量11万吨,畜牧业产值30亿元,建成年产值50亿元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1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 二是生产措施具体:(-)加大畜禽繁育体系建设力度,全县能繁母猪发展到5万头,能繁母羊发展到35万只,建立稳定的禽、蜂种源基地;(二)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广生猪标准化“150”、“550”、肉禽“156”、蛋鸡“153”、蛋鸭“154”、肉鸭“158”肉牛“165”、肉羊“1235” 等模式,全县建立8—10个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肉羊5000只的畜牧专业村,因地制宜发展禽、蜂业专业村;(三)采取多种措施,规范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力争40%以上的养殖户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0%的畜禽产品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产销,促进养殖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四)坚持项目兴县、产业强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方略,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大县步伐,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工作机制,树立“项目至上、招商为先”的理念,招大商、立大项,成大业,做强产业经济、做大生态经济、做特农村经济、做优项目经济,促进畜牧产业化快速发展。 三是技术措施给力:将以畜禽品种、生产技术、疫病防控、卫生监督、食品安全、科技服务等多领域支撑产业发展。 四是配套服务到位:(-)巩固县、乡镇、村三级队伍体系和覆盖生产技术服务网络,为养殖户提供全程科技服务;(二)实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农村“科技明白人”工程,武装畜牧兽医业务骨干、规模养殖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老板”活跃在“农广天地”;(三)创建科技短信平台、畜禽养殖网站或板块,向广大养殖场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免费发放科技资料;(四)建立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直接联系规模养殖户的工作机制,每人联系3—5个规模养殖户,建立服务档案,全程跟踪指导,促进生产发展。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