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牛病防治 查看内容

奶牛产后监控之酮病检测

2012-10-31 10:17| 发布者: 冬天的太阳1| 查看: 1447| 评论: 0|来自: 荷斯坦

摘要: 酮病的监测在产后监控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项,因为酮病对奶牛的产奶量造成的影响很大。
  产犊后奶牛从干奶转为泌乳,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奶牛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应激。此期奶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低,容易出现各种消化、代谢疾病。做好奶牛的产后监控可以减少发病率,降低因发病带来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益,因此现代奶牛生产中产后监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奶牛的产后监控包括:体温检测;尿液pH值检测;血液常规理化指标的检测;尿液(血液、乳汁)酮体检测;子宫复旧情况检测;隐性乳房炎的检测;肢蹄结构的检查及修整。

  随着奶牛产奶水平的不断提高,酮病成为高产奶牛群常发的疾病之一。它的发生原因很多,如干奶期体况过肥或过瘦,干奶期过长或过短;产前、产后食欲较差,慢性瘤胃弛缓;产后产奶增加过快,失重过快;乳房炎、子宫炎、酸碱中毒继发;上胎高产的奶牛,以及产后进食能量不足,体脂消耗过快等。

  酮病的监测在产后监控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项,因为酮病对奶牛的产奶量造成的影响很大。发生酮病后奶牛表现为消耗型和神经型两种类型。消耗型的奶牛精料采食量下降、有时甚至拒食青贮,只吃少量的干草,渐渐消瘦,奶产量明显下降。而神经型症状则有:突然发病;烦躁/流涎/空嚼;舔食空槽;视力下降;四肢叉开/震颤;瘫痪等表现。下面是发生酮病的病牛啃咬饲槽的图片。

  在隐形酮病时期奶牛的产奶量就会下降10%-50%,而表现出临床症状后造成的损失更大。由隐性转为临床型后,奶牛食欲减退,产奶量急剧下降;发生的代谢紊乱可造成全身状况下降,出现神经症状或瘫痪,继而会继发其它疾病,直接影响繁殖性能。

  尽早发现隐性酮病,可以减少误诊、减少损失,同时提高产后奶牛的生产水平,正常进入高峰期。奶牛的酮体通常通过检测乳、血液、尿液中的酮体含量来确定,乳汁和血液的检测均需要有设备来进行。研究表明尿液中酮体含量高于乳汁四倍,测定时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使用酮体检测试纸检测尿液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

  据试验研究表明,尿酮体含量在small 15以上时已经显示出奶牛产奶量的较大变化,一般产奶量减少10%~15%左右。尿酮体含量在moderate40时,奶产量下降更大,一般产奶量减少在30%~50%。尿酮体含量在large80~large160时可能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损失和引起的后果已经较大。

  使用酮体试纸进行产后监控时,只需在产后的第3、7、15和45天时按以下步骤对尿液进行检测即可。

  干燥、干净的容器保存试纸

  干燥、干净的容器收取新鲜尿液

  l 取一条试纸并立即盖好瓶盖

  l 将测试纸条浸入尿样中,除掉多余尿液

  l 反应40秒后观察结果

  l 同比色区对比,判定结果并记录

  l 给医生一个提示,阳性者需要治疗

  下图是酮体试纸的六个可定性、定量的比色区

  比色区的颜色表示

  浅米色 negative: 阴性

  米色 trace5: 可疑

  粉色 small15: 一个+

  粉红色 moderate40: 两个+

  红色 large80: 三个+

  紫色 large160: 四个+

  使用酮体检测试纸进行监测的同时对饲料饲草进行调整,对日粮养分浓度进行控制,已达到以防为主的目的,同时使奶牛体况得到良好的恢复,以利于延长奶牛的使用年限,提高养殖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19: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