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产业曾在江西省南昌县演绎过辉煌。据了解,南昌县的蛋鸭产业最兴旺时,曾形成从禽蛋加工饲料生产、雏禽孵化、禽药销售、禽类加工到交通运输和餐饮等各环节近10万人参与的完整产业链,带动过近2万养殖户走上致富路,其鲜蛋和加工蛋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 但如今来到南昌县,记者却了解到,该县的鸭蛋市场份额比以前剧减了2/3,许多鸭农和蛋鸭企业面临着苦苦支撑的窘境,昔日的“蛋鸭之乡”正逐渐被“蛋鸭之荒”的现实取代。 鸭蛋市场价格低迷,鸭农卖房凑钱苦苦支撑 南昌县主要以饲养蛋鸭为主,品种为山麻鸭,该县新源养鸭专业合作社成员罗合金已养了15年鸭子了,今年共养2500只蛋鸭,竟亏损9万元。 江西鑫和源水禽良种场的技术员熊万保以去年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只鸭子平均每年吃掉126斤饲料,饲料价格1.25/斤,每只鸭子一年大概是下280个蛋,平均每7.5个蛋1斤,每斤可卖4.8元。每只鸭子最后被当肉鸭卖掉的时候价格为26元,再扣掉鸭苗、防疫、水电、人工等一年的成本约34元,每只鸭子一年可以赚到13.54元。 但是今年,饲料的价格涨到了1.35元/斤,收购价格降到了3.6元每斤,防疫、人工、水电等成本上升到45元/只,综合一下,今年每只鸭子亏掉59.72元。 养殖散户熊昌义养了1.1万只鸭,他在鸭棚外面搭了个帐篷住着,地上还放着蔬菜和炒菜的锅子,条件非常艰苦。“现在刚开始产蛋,今年行情不好,现在每天要亏1000多元,没办法只能把房子卖了,腾出20万元来养鸭。”熊昌义用手指着旁边几个破鸭棚说,“旁边走了3个养殖户,鸭子白送人了,贴进去3万元。我被套死了,要是现在不做会亏得更多,现在只有观望了,期望市场早些回暖。” 两大主要因素导致蛋鸭困境 调查发现,南昌县蛋鸭产业困境之所以产生,主要由两大因素导致:一是鸭蛋质量下降。二是政府监管不力,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 南昌县小艾饲料厂总经理倪根华说:“饲料的原材料价格在不断上涨,总体上涨了150元/吨。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很多厂家被迫用麦子代替饲料里的玉米。面对现在的市场行情,我们也不敢去赚农户的钱了。” 用相对廉价的原料去换取更低的生产成本,这毫无疑问地会影响到饲料的质量。饲料的喂养是关系到鸭蛋质量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使用绿色饲料,但企业往往迫于资金、技术等原因背道而驰,这无疑对我国禽蛋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必然会导致鸭蛋质量下降。 为此,小蓝禽蛋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朝华呼吁:“希望政府今后能加大对饲料行业的监管力度,促使更多的企业使用绿色饲料原料和绿色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质量,从而提高禽蛋的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