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蛋鸡生产起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的步伐,从弱到强,从农村家庭式的副业生产模式逐渐过渡到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助推剂,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其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河北是全国鸡蛋生产大省,但不是养鸡强省。“小规模,大群体”是我省蛋鸡养殖业的主体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知名品牌少等因素制约我省蛋鸡业的发展。在这样的一个产业基础上,蛋鸡饲养业如何进行优化、提升和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河北省蛋鸡生产概况 我省蛋鸡集中分布在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沧州、唐山等市。蛋鸡存栏约占全省存栏总量的70%,主要饲养海兰、京红京粉、罗曼、尼克、依莎、宝万斯等世界一流的蛋鸡品种。一是鸡蛋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到2009年底,全省蛋鸡存栏3.2亿只,鸡蛋产量353.21万吨,鸡蛋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尽管与2008年相比分别下降9.6%和14.1%,但仍位居全国之首。二是鸡蛋外销量大。我省鸡蛋主要销往“两湖”、 “两广”、云南、贵州、四川等南方省份,外销量约占全省鸡蛋总产量的60%左右。三是种质资源优良。全省共有祖代种鸡场6个,祖代鸡存栏达到15万套,占全国祖代存栏的25%。四是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1万只以上现代化商品鸡场2981个,占全省存栏总量的36.7%,比200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2 河北省蛋鸡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蛋鸡养殖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此养殖模式推动了此前蛋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无数个养殖专业户在这种模式下受益,然而,随着蛋鸡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小规模、大群体”已不再适应当前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布局混乱。由于我省蛋鸡养殖起步早,在布局上缺少统一规划,尤其是在养殖比较集中的区域,养殖场(户)之间没有合理间隔。二是基础设施简陋,设备老化。大部分养殖户仍处在人工喂料、人工拣蛋、人工清粪的初级阶段,难于实现标准化生产。多数小区没有粪便、污水排放处理设施。三是养殖观念陈旧。大多数养殖户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养殖人员中老人和妇女较多,养殖的方式方法依经验而行。养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时而一哄而上,时而一哄而下,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四是规模养殖比例不高。全省鸡蛋总产量的45%来自5000只以下养殖场(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