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原料期货 大豆 查看内容

东北地区大豆玉米收获 玉米减产大豆品质降低

简介
金秋十月,正值东北地区大豆、玉米收获季节。10月12日,大商所组织会员单位研发人员奔赴黑龙江农作物产区,分东线和西线两个组对当地大豆和玉米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金秋十月,正值东北地区大豆、玉米收获季节。10月12日,大商所组织会员单位研发人员奔赴黑龙江农作物产区,分东线和西线两个组对当地大豆和玉米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期货日报记者跟随西线考察团从哈尔滨市出发一路西行,途经呼兰、兰西、青冈、绥化、海伦地区。记者在沿途发现,道路两边的玉米、大豆受灾害天气影响,今年的倒伏情况较为严重。


  据了解,今年黑龙江地区的玉米和大豆由于天气原因,收割期比往年推迟了近半个月,截至目前,仅有约40%的玉米和70%的大豆已收获。


  “今年的天灾可谓是十年一遇,玉米受灾情况较往年严重了许多。”呼兰区乐业镇一位正在田间收割的农民说,当地玉米先受到春旱考验,入夏后由于天气极端异常,又爆发了轻微的粘虫病害。8月末当地遭遇两场台风的袭击,农作物大面积倒伏,其中玉米灾情最重,少数地块还出现了积水和茎秆折断。一些还未进入定浆期的玉米受倒伏的影响,吸收机能减弱,收割后未成熟颗粒较多。


  据测算,该农民玉米一亩地大概能收获1200斤,一垧地则可产18000斤左右。“与去年相比,一垧玉米减产约5000斤”。


  在兰西县榆林镇万亩大垄双行示范园区,农机合作社正在田间利用大型机械化进行收割。“由于今年倒伏情况重于往年,收割一般只能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倒伏严重的只能采用人工收割。”据镇干部介绍,今年是园区进行示范田地试点的第一年,本以为会是一个丰产年,但受风灾的影响,一垧地只能产玉米18000—20000斤,比预期的24000斤有所减少。


  记者在绥化市张维镇民祥村看到,当地玉米倒伏情况也较严重。据村支书介绍,今年是丘陵地近年来受灾最重的一年,该村的19000亩耕地里,绝收的3000—4000亩,减产五成的有7000亩,玉米产量将会减少20%左右。


  海伦地区玉米倒伏情况略有减轻,但大豆出现了大面积倒伏。受倒伏影响,紧贴地面的豆荚会发黑,甚至会霉变,成豆上半部分焦黄,下半部分发黑,当地把这种现象称为“臭屁股”。除了夏天遭受风灾,今年秋季天气也较为特殊,连续阴雨使大豆的水分含量普遍较高。往年这时候大豆的水分在14%左右,而现在的水分已增加到了16%—17%。而且天气预报显示,近期当地还会有雨雪天气,大豆容易炸裂,这将直接影响大豆品质。不过与玉米相比,天灾对大豆的整体产量影响不是很大。


  在这两天的走访过程中,遇到的农民和贸易商普遍反映,今年受天灾频繁的影响,农作物产量面临严峻的考验。虽然目前市场收购还未开始,但受灾害频发、收割速度放缓的影响,多数农民和用粮主体预计,今年全面开秤后玉米收购价将较去年略有降低,大豆收购价则可能会有小幅上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3:4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