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购已成为城乡百姓购物的潮流,除了衣服、食物、化妆品等容易运输的东西,一些不经碰的“活物”也悄悄加入了网络销售的队伍,如大闸蟹、三文鱼、土鸡土鸭等。 网购的巨大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网络来销售农产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农民网店总数为131万家。今后市民买菜买水果不用去菜市场,鼠标一点,菜篮子就能直接送到家。 农产品的一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一头连着市民的腰包。农产品触网,农民、市民零距离,一个全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趋势】 农民上网卖“活物” 家住长沙的王小姐今天收到了来自乡里的60个土鸡蛋和一只土鸡。这是半个月前,她在淘宝网上订购的,准备送给正在坐月子的闺密,吃“土货”,放心又营养。 这家卖给她土鸡和土鸡蛋的网店其实就在长沙宁乡,店主刘沩是宁乡县沩山乡八角溪村的农民,今年28岁。8个月前,他开了这家农产品网店,由村里三户农民联合放养土鸡,再供网店统一销售。刘沩还将“土色土香”的养鸡过程拍成视频放在网上以解除网友的疑虑。最近两个月,他已经卖了400多只土鸡,4000多个土鸡蛋,月收入达到了10万元。 同样在淘宝网上开了豆芽妹农产品专营店的美女婷婷,她则是兼职。婷婷在长沙“打工”,每个月定期回两次老家,目的是采购顾客在网上下单的土鸡、腊肉等乡里货,一个来回轻松能赚一千多元。 显然,网上卖农产品已成为农民实现增收的新途径,越来越多的果农、菜农点点鼠标将新鲜蔬果放到了网上直销,而市民轻点鼠标就可以等货上门了。 【影响】 有望改变“中间笑、两头叫”格局 据了解,目前国内除了多家农产品专业网站外,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也开辟了农产品专业频道。我省还出现了供农户与商家直接对接的信息发布平台“农卖网”。上个月,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涉农电子商务研究报告”,首次公布农民网商和网店群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农民网店总数为131万家,其中2011年新增68.28万家。 原产地农产品迅速对接消费市场,对破除农业产业链暴涨暴跌“魔咒”,是个利好消息。 目前,全国约80%的蔬果、生鲜经“农户-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销售到市民手中。中科院研究员汪同三指出,我国蔬菜流通成本占50%~70%,成本太高。通过网上预售、线下寄送或提货的模式,不但可以省去流通环节,还打破区域阻隔,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面对面做生意。 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王慧敏说,省去或压缩中间环节,才有望改变“中间笑、两头叫”的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