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全国最大的禽蛋批发交易市场――馆陶县金凤市场,随时可见的是一辆辆装满鸡蛋、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输车辆和农民朋友卖完鸡蛋数钱时收获的喜悦。馆陶有“中国蛋鸡之乡”之称,2011年全县蛋鸡存栏1900万只,鲜蛋产量达16.5万吨,按500克8个蛋计算,全国每人合2.03个, “河北有个馆陶县,全国人均两枚蛋”,此言已是不争事实。 抓实发展基础壮大产业规模 2009年,馆陶县被省财政厅列为蛋鸡产业整合试点县后,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蛋鸡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馆陶县蛋鸡产业整合实施方案》、《馆陶县蛋鸡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蛋鸡无公害生产的通知》、《关于推动全县蛋鸡产业提质转型的实施意见》、《106蛋鸡产业带发展规划》等文件,在106国道两侧规划了106蛋鸡产业带和全县8个乡镇占地1800余亩的9个蛋鸡生态养殖园区。 2009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整合各类财政资金2.1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8.8亿元,建设了4个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1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9个园区防疫室,构建了完善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标准化鸡舍530栋,养殖园区实现了道路硬化、绿化、通路、通水、通电等,创造了蛋鸡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县财政局作为蛋鸡产业整合项目的牵头部门,专门成立了蛋鸡整合项目推进小组,制定了《财政支持蛋鸡养殖发展实施意见》,对蛋鸡养殖园区及养殖大户实行跟踪服务、现场指导,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问题 利用财政存款等手段,积极协调县农行、联社等金融机构,争取贷款支持。三年来,县财政累计协调贷款5300万元,帮助17家企业、300余户农民扩大了养殖规模。 二、产品档次问题 根据市场需求及产业导向,将产品定位于绿色生态鸡蛋,帮助制定了生产标准,并在鸡蛋销售时邀请专业人员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三、疫病防治问题 每个园区均建设了蛋鸡防疫室,配备了专业仪器和工作人员,建立了防疫消毒制度,定期对园区内蛋鸡进行疫病预防。四是标准化生产管理问题。为保证畜产品安全,县财政会同畜牧部门举办多场蛋鸡标准化生产培训班,指导蛋鸡养殖业主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严格控制投入品质量,完善生产记录,健全生产档案。 馆陶县积极扶持蛋鸡养殖大户,对达到一定建设规模、实行生态养殖的蛋鸡养殖大户,每建设一个标准化鸡舍县财政补助10万元。贾笃文是南徐村乡前李八寨村民,1992年开始蛋鸡养殖,最初只有200只,在自家院落偏房饲养。经过多年发展,将养殖场由村内搬到村外,形成一定规模。 2009年,县财政将贾笃文列为财政重点帮扶蛋鸡养殖基地,帮助注册了邯郸市丰苑养殖有限公司,协调贷款230万元,对养殖厂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实施标准化生产。目前,该公司注册了“丰苑”商标,通过了省无公害鸡蛋产地认定和国家无公害产品认定,年存栏量8万只蛋鸡,固定资产850万元,年产值450多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多人,年提供优质鲜蛋1200多吨,运销全国各地。 ![]() |